-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波特罗的“奇怪世界”.doc
波特罗的“奇怪世界”
现代艺术千奇百怪,有具象,有抽象,有变形,也有超写实。花样翻新目不暇接。但因以“肥胖”作为自己一贯的风格而举世闻名者,至今唯有哥伦比亚雕塑家兼画家费尔南多?波特罗一人。更可贵者,是他不图名利,始终不渝,以自己的作品歌诵人民的生活,坚持正义,反对独裁和战争,数十年如一日。
1932年波特罗出生于哥伦比亚安第斯山脉深处一个名叫麦德林的偏辟小县城。那里交通不便,几乎与外界隔绝。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前这里没有公路,要走出山区无论是骑马或者乘船,都至少需要七八天的时间,很难与外界交流。因此小波特罗虽自幼酷爱绘画,且悟性甚高,但身处如此闭塞的境地,不说对当时风靡欧美的印象派、野兽派、表现派等等一无所知,就是对文艺复兴以来大师们的重要作品甚至在印刷品上也不易看到。为此画家习画全靠自学。他受到的教益而且影响最大者,除了自己国家的前哥伦布艺术外,就是当时邻近国家轰轰烈烈的壁画运动。以里维拉、奥罗斯科、西盖罗兹三人为首的厚重风格、可触可摩、富于体积感的壁画人物,在波特罗十几岁时的作品,如1949年的《画架前的画家》中就已明显体现出来,到上世纪60年代已完全成熟,形成自己始终不变的风格特征。在他的笔下,无论是人物或风景,动物或花卉,不管什么东西,都有一种“肥胖”的感觉,洋溢着生命的活力,让观众看后感到喜悦、滑稽与幽默,不禁从内心发出轻松而惬意的微笑。特别是他的雕塑作品,有的还能使人感到振奋、自信和人间正气。《躯体》就是一例。它作于1992年,为青铜铸成。体积厚重,肌肉坚实,造型概括而不拘泥于对象。没有双手,反而使发达的胸部更加突出并浑圆挺拔。他威严地站在那里,像一座永恒的纪念碑。展示了文艺复兴以来,人才是世界主人的基本思想。是人世代相传,改造、建设和美化了世界,给世界带来了生机、欢乐和今天的繁荣。他又像神话中的勇士,坚如磐石,正气凛然,一切妖魔邪怪在他的面前都会荡然无存。没有头部,按照雕塑家的说法,也是为了突出躯体,让观众的目光第一眼就落在他的躯体上,而不是面部喧宾夺主。
《总统一家》作于1967年,波特罗在艺术风格上完全成熟以后。当时正值哥伦比亚经济不稳定、社会动乱,像其他许多拉丁美洲国家一样民不聊生,“处于历史上最为狂暴的专政时期”。因此我们先不问总统是谁,就其全家个个脑满肠肥的形象,显然是一群养尊处优的吸血鬼,骑在人民头上的专权者。山峰重叠的背景,既暗示哥伦比亚的安第斯山脉,又使人想起神话中高高在上的众神及其所住的奥林匹斯山。这家人是总统一家,中央那个女人是总统夫人。她肩上搭着极其昂贵的狐皮披肩,手里的钱包展示着她的富有和贪婪。左边坐着的老太婆是总统的母亲。她怀里抱着即将成人,但仍像小孩一样,坐在祖母腿上撒娇的孙女。孙女手里还拿着玩具飞机,两条腿胖成了圆锥形,弱智和不劳而食的象征。地上趴着的宠物也同样又肥又壮,虎视眈眈地直望着观众,狗仗人势。可惜好景不长,安第斯山正在愤怒,背景上右边一个山峰已冒出黑烟,革命的怒火即将爆发。而总统本人虽然貌似悠闲地夹着一支香烟,但面部的惊惶掩饰不住内心的恐惧。左下角有条毒蛇正向前景上爬来,预示着一场潜伏的危机,世界上一切独裁者必将覆灭。轻松的艺术语言竟然把严肃的政治问题表现得这样深刻透彻、浅近易懂,的确难能可贵。难怪画家有“哥伦比亚的灵魂”、“最哥伦比亚的哥伦比亚艺术家”之称。
当有人问及他为何把什么都画得如此“肥胖”时,波特罗回答说:“我不是在画肥胖人物。艺术总要夸张,也就是对现实的夸张、对色彩的夸张、对造型和精神意义的夸张。”一语道破了艺术发展的秘密。要知道艺术不是现实的翻版。艺术家在反映现实的同时,必须有所取舍、有所强调、有所夸张和突出。正是如此,才发展出文艺复兴以来的许多流派、主义和倾向。样式主义有意把人体拉长;巴洛克突出运动;洛可可强调华丽;印象派注重光、色和空气;野兽派形体扭曲,把色彩夸张到不真实的程度;立体派试图同时画出事物的各个体面、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表现主义因强调主观的因素而使事物变形……正是这一个个的夸张与突出,才有了人类艺术的丰富多彩、万紫千红的百花园地。对“肥胖”人物我们并不陌生,在古典大师们如鲁本斯等人的笔下我们早已熟悉,在墨西哥壁画运动中,类似的人物形象比比皆是,但能像波特罗这样继承、发展而加以夸张,形成自己一贯的风格、个性突出而举世闻名者并不多见。人们站在他的作品面前,一眼就能断定这是他的创作。他为了人民的欢快和幸福生活而创,为保卫和平、为反对独裁和战争而创作。
旷日持久的伊拉克战争已经拖了5年有余。它夺走了六十余万无辜平民的生命,给伊拉克人民的财产和精神内心带来莫大的痛苦。除了臭名昭著的关塔那摩虐囚事件外,又爆发出阿布?格雷监狱丑闻。阿布?格雷是巴格达附近的小镇。一个名叫摩尔?海尔斯的记者来到这里,他经过周密的调查,于2004年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