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动态影像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docVIP

浅谈动态影像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动态影像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doc

浅谈动态影像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从开始收集非遗影像素材到制作汉剧申遗纪录片,从制作顾耀宗单弦拉戏专辑到“口述历史”项目的正式开展,前后历经了近10年的艺术资料拍摄和研究。随着工作的日益深入,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及其厚重的历史积淀,一一跃然于影像记录和艺术家们的表述之中。我非常希望自己所拍摄和制作的每一部影像专题,都能让观众静下心来,仔细地品味我们曾经拥有的人文故事与艺术精神。在期待互动与支持的同时,更期待着有更多启迪我心灵和情感的火花出现。在拍摄制作过程中,不同的艺术门类和从业者绘声绘色的描述都给我留下了个性独具的文化内涵。   如何在影像拍摄中把“文化”包容进来?如何体现出艺术家的情感、个性、智慧和审美?如何通过影像将艺术的特性和历史叙述组合在一起,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传承?如何在上述基础上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态影像库?都是我不断思考的全新课题。   一、动态影像的特点   人们在生产方式、物质需求和精神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同形态、所表达出来的情感世界,凝聚成了一种民族传统,其技艺与艺术形式已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归纳与总结构建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文化遗产,就是要阻止人为地改变它的自然演进过程,使其能按照自身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去变化。作为文化内涵所积累的活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社会环境、时代变迁的影响,其发展空间日渐狭窄,生存状态日趋恶化,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因此,漠视文化形态的任意流失和非理性地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不可取的。艺术文化传承,人是唯一的载体,所谓抢救也正基于此。许多身怀绝技的名老艺术家由于年龄和身体的原因,面临技艺失传、授艺无徒的难题。此外,部分非遗传承人为了改善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另谋高就,导致相关艺术门类加速消亡。目前绝大多数艺术教学的形式,受环境和观念的影响缺乏系统性,传承工作面临着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在这种现实下,采用动态影像来记录这类非遗项目就显得非常紧迫。随着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和不断完善,即便将来物是人非,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影像记录来了解和学习。在现有的文化研究领域,主要是以文字撰写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概括与总结。我们知道,任何文字的记录都会有理解上的偏差,而影像的介入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憾。影像纪录提供给观众一种全新的知识和感受,就像微观的电子和中子对于自然科学家至关重要一样,因为影视记录是直接并具体地将场景呈现出来,不会欺骗我们的眼睛,具有动态、科学、真实、多维等特点,是记录、保存、保护和展示艺术形式和文化遗产原生形态的重要载体。影像记录又是一种跨文化的传播,口语化的语言使得它的理解力更为宽泛,并以一种更为多样化的形式在民间广泛流传。因此非遗项目动态影像库的建立是今后对其进行数字化保护的重要工作基础,也是专业人员从事学术研究的重要载体。   二、动态影像记录的原则   影像记录有它自己的拍摄要求,需要同步、真实、完整地记录人物和事件。资料记录的同步性表现在它与所记录的客观事物的时空完全一致。尤其是长镜头的运用,可以完整记录在这段时间和空间中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细节信息以及事物的发展变化。正是通过这种影视原生态的记录,我们才能从根本上保护住它的“脉”和“魂”,还文化遗产的本来面目,见证并记录真实的历史和记忆,这样才使文化艺术具有坚固的“根基”。   表演艺术都是以人为载体,随着人的消亡,其艺术也随之消亡。如果某传承人由于种种原因身故,而我们又没有及时记录并保存下来,那么这项珍贵的艺术文化可能就从此无法再现。若能在平时的资料录制过程中,通过影像中人物诉说,连接历史与现实、过去和未来,并为展示文化历史厚重感和时空穿透力,提供一个特殊并有效的时空环境,体现“生活的原版”,让文化真实再现,从而成为见证民众生存状态和生活文化的“活态文献”。由于影像这种特有的记录功能凸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明显优势,从而实现了对人类文化视听、信息、形象的全面统一。   在我们从事影像记录、编辑汇总和资料保存工作中,决不能任意杜撰,更不能简化程序、简化内容,否则就违背了这项工作的根本初衷。如果这些文化形态因为我们的原因产生变异,导致文化生态的损坏和断裂以致失衡,我们将罪莫大焉,如此说并非危言耸听。所以,我们不仅要有传承的愿望和保护的行动,更要有科学、有序、慎重的收集过程以及保存方式和传播途径。   当前我们急需的,便是将那些已面临消失而又无法继续传承的文化遗产,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文化的“活”形态,包括那些仍然存在的艺术活动内容、生产工艺流程、专业的唱腔技巧,全面立体地记录下来并存档,通过拍摄记录的过程激发更多人的兴趣和参与。只有作为主体存在的大众亲身去体验艺术的魅力、享受文化遗产,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尊重、热爱乃至保护非遗文化的意识,这种方法才是“保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