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唾液能不能传播艾滋病
唾液中的确可查到艾滋病病毒,但其中的病毒量是很少的。艾滋病病毒要达到一定量都能引起传播。有人推算过,如果要使唾液中的病毒达到致感染量,恐怕要一次吞下20毫升以上感染者的唾液。另外美国科学家发现,人的唾液中有一种“分泌白细胞抑制蛋白酶”的蛋白质,这种蛋白在试管中可以有效抑制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免疫细胞,所以一般接吻、共同进餐、咳嗽或打喷嚏都不可能感染艾滋病的。目前的报道中也无经唾液感染的病例报告。但是热烈地深吻并伴有感染者口腔牙龈出血或发生溃疡;中,感染者的精液排放到健康人的口腔中时,就有可能发生艾滋病毒通过口腔粘膜而进入血液的传播。
科学家们多年的研究发现,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唾液中,艾滋病病毒的水平是很高的,且人的口腔又存在着易感艾滋病病毒的细胞,照此分析,通过口腔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可能应该是很大的。但是为什么在介绍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时,几乎都只说“艾滋病病毒传播途径有3条:通过血液、行为和胎盘而感染。”为何不说通过唾液传播呢?这是因为通过许多研究证明,口腔的机械屏障作用以及唾液中的各种艾滋病病毒抑制成分使唾液传播的机会变得很小。
1.机械屏障作用 完整无破损的口腔黏膜可以阻止各种微生物(包括艾滋病病毒)的侵袭,加上口腔唾液具有冲洗和稀释作用,能将艾滋病病毒冲入胃内,进而被胃酸杀死。
2.局部免疫反应 据研究,口腔黏膜能释放出一种“分泌型抗体——IgA”。一旦艾滋病病毒入侵,这种抗体就会对其展开围捕以保护局部并抵抗艾滋病病毒。
3.多种抑制艾滋病病毒的成分 这些有效物质主要有:糖蛋白、防御素、乳化氧化酶、血栓素、唾液蛋白等。
唾液中抑制艾滋病病毒的成分多而复杂,除了已知者外,可能还有其他物质,科学家们正在深入研究之中。总之,口腔黏膜抵抗艾滋病病毒作用是人体先天就有的优势,得天独厚。这种优势使通过口腔唾液——接吻传播艾滋病的机会变得很小。所以,一般不把唾液——接吻作为艾滋病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
但是新近研究指出,口腔的这种优势并不是绝对的。专家们曾应用敏感的基因扩增技术(PCR法),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唾液进行检查。发现HIVRAN(艾滋病病毒核酸)检出率高达96%。在感染者的扁桃体中,几乎均可检出HIVRAN,而且其滴度是血液中HIV RNA的100~1000倍。HIVRNA阳标志着艾滋病病毒具有活,病人有明显传染。因此,目前还没有任何人能完全否定唾液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可能。
鉴于这种状况,在回答“接吻能否传播艾滋病”这一问题时,正确答案是:社交、礼节的干接吻,即使唇对唇,只要没有唾液接触,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的。但是,若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口腔分泌物反复接触则是不安全的。因此,和原先不知情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过频繁湿接吻史者,应接受检查。
艾滋病检测试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QAE.32025信息技术生僻字处理第3部分服务机构要求.pdf
-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教案(本科).doc
- TCQAE.22025信息技术生僻字处理第2部分业务系统要求.pdf
- TCQAE.12025信息技术生僻字处理第1部分软件产品要求.pdf
- 《信息技术 生僻字处理要求 第 3 部分:服务机构》.PDF
- 《信息技术 生僻字处理要求 第 2 部分:业务系统》.PDF
- 国际结算(史燕平)第三章 国际结算方式--汇款方式与托收方式.ppt VIP
- 《信息技术 生僻字处理要求 第1部分:软件产品》.PDF
- 2025年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50).docx
- 国际结算中的票据.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