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民俗博物馆石雕拴马桩的形式美.docxVIP

关中民俗博物馆石雕拴马桩的形式美.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中民俗博物馆石雕拴马桩的形式美

关中民俗博物馆石雕拴马桩的形式美拴马桩石雕是我国北方独有的民间石刻艺术品,在陕西省渭北高原上的澄城县分布尤为密集,其数量和品种可称得上在全国“独一无二”。它原本是过去乡绅大户等殷实富裕之家拴系骡马的雕刻实用条石,以坚固耐磨的整块青石雕凿而成,一般通高2—3米,宽厚相当,约22—30厘米不等,常栽立在农家民居建筑大门的两侧,不仅成为居民宅院建筑的有机构成,而且和门前的石狮一样,既有装点建筑炫耀富有的作用,同时还被赋予了避邪镇宅的意义,人们称它为“庄户人家的华表”。栓马桩石雕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雕刻手法粗犷随意,人物表情丰富夸张,因材取式,力求会意。本文从拴马桩的形式美来解析拴马桩的独特之处。材质之美:充满质感的砂岩石与墨玉之称的青石1.1拴马桩的取材自从人们驯服骡马后,拴马桩也随之产生。人们在选取什么样的材质进行,一方面来自现实可操作的考虑,另一方面则源于这些材质本身的意义指代。早期的拴马桩应该主要以实用为主,显然采用采用木质的要比采用石质的要可行的多,石头的所有自然属性坚硬、朴素、尤其是坚实耐久特质使其与‘永恒’的概念相连。石材一方面与死亡有关,另一方面又与不朽和升仙联系。死亡、升仙与石材的共同联系又强化了这二者之间的联系。”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加之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自觉,在特定的地域、历史环境下,这种为了实用,但更多的是为了表达审美情趣的石质栓马桩应运而生了。据考证,拴马柱石雕均取材于关中渭北北山。北山石质特点并不复杂,大体分为砂岩石和石灰岩石。然而,两种石材不同的特点在挂马桩石雕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截然不同的风韵。1.2 拴马桩石材的特点目前拴马桩的主要材质为石灰岩,少量实用砂岩。一方面取决于二者的实用性,另一方面由两种不同材质给人带来的审美感受不同,也即取决于人们当时的审美取向。1.2.2 石灰岩中国建筑雕刻大都选择石灰岩,目前拴马桩的石材大都选择石灰岩,这除了石灰岩本身难以细节雕刻之外,和关中人们本身的审美情趣有很大关联。石灰岩之所以用量比砂岩大,也许,石灰岩更接近于“玉”。而“玉”在中国文化中承载着太多的内涵。石灰岩在时间的风雨冲刷下,被人们肌肤不断的爱抚打磨下会呈现出一种晶董的“墨”色,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在光洁润盈的石材前面,传递给观者更多的暇想,赋予它们更为深刻的生命体验。 图1.1 背背猴拴马桩 背背猴拴马桩(如图1.1),材质青石,由于桩首猴子形态生动活拨、憨态可掬,加之高度不高,所以,游客经常不能自已的“爱抚”,长此以往,桩体颜色圆润、透亮,犹如玉质。石灰岩俗称青石,颜色丰富且硬度不高,手感细腻。石灰岩是现代石灰工业、水泥工业的主要原材料,在冶金工业中也可作为溶剂,然而,在生产力先对地下的中国传统社会,其丰富的色彩与可塑性强的特点是作为建筑石材和装饰雕刻的绝佳材料。1.2.1砂岩当手和砂岩触摸时,会有着一股强烈“层次感”,当手划过拴马柱砂岩粗糙的桩体时,触觉传递更多的信息,体验到石本身的生命个性。拴马桩石雕作品中以“狮”为主题的作品很多,“狮”这一特殊世界的灵物在砂岩材质的衬托下传递出更为具体的生命气韵。中国民间历来就要有“石狮之魂,在于石而非狮”的说法。 1.2 人物驳狮拴马桩相对于青石,砂岩石颗粒结构较粗,所以表面粗粝,硬度较高,难以雕刻,尤其不宜细部雕镂。人物驳狮拴马桩(如图1.2),材质砂岩。驯狮人头戴缠头帽,浓眉大眼,高鼻歪嘴,身上圆领窄袖长袍,骑在子背上,两手分别拽着狮子耳朵,背上背负一小猴,狮子蹙眉圆眼,宽鼻子,平嘴盆,项上戴着项圈,下挂响铃,一前足踩球,后腿微曲。桩颈四面包揪角内刻花丼纹饰,四角皆有垂柱。1.3 总结目前,拴马桩石雕作品两种材质都有采用,其中以石灰岩的材质为主。渭北拴马桩因其材料材质的不同,也体现出了不同的风格样貌和表现特征。石灰岩石雕斑的拴马桩作品,光滑、清凉、洁润,表现出的主题线条丰富、内容生动。砂岩石雕孫的挂马桩粗犷、质朴,表现出的主题人物和动物线条简约、韵味悠长。构图之美:天圆地方的整体构架、对角线原则、空间统一原则2.1 天圆地方的整体构架“上圆下方”是拴马桩石雕整体构架的特质。首先,拴马披的桩身都是以方”为主体的造型,大都为四方柱体,也有部分六棱或八棱柱体造型。其次,桩首的造型无论什么主题,一般都会遵从“圆润”的整体形态,且以整体圆形呈现的造型也是拴马桩常用的表达方式(此时圆形的具体内容往往是植物,例如桃、瓜、果之类)。“圆是最美的”是西方美学的著名命题。猴子拴马桩猴子拴马桩,材质青石。该桩猴子圆头、圆眼、圆耳朵,加之刻画细微的圆乳头、圆肚肪,坐在刻着一圈圆钉的圆台上,活脱一尊圆不溜丢小圆猴。和四方的柱体浑然一体,可以说把拴马桩石雕上圆下方的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