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一语文上课PPT
七(上)语文 谈禅说理诗,是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述之于诗句中的诗歌。这类诗歌往往用诗言理,,诗人通过对景物或事物的感悟,由景生情,触发理性思考,由此得出生活哲理。 19.西宫春怨 【唐】王昌龄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①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② 注释】 ①云和:乐器。 ②昭阳:宫殿名。 * 五、即事(景)感怀诗 即事感怀,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古人常用“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或者眼前景物而生发,抒写自己心中的感慨,如怀亲、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致等。 9.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①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②。 知有儿童挑③促织④,夜深篱落⑤一灯明。 【注释】①萧萧:风声。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③挑:捉。④促织:俗称蟋蟀,在其他地方又名蛐蛐。⑤篱落:篱笆。 (1)诗开头两句中“送”“动”两字用得巧妙,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 (2)写儿童挑灯捉促织,与诗人所要抒发的情感有什么联系?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萧萧梧叶”“秋风”本没有情,寒冷也没有声音,但巧用了“送”“动”,就化无声为有声,使客观事物带上了主观的情感。 儿童挑灯夜捉促织,表现了儿童欢快的情趣,这与诗人悲秋的凄凉之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流落他乡的凄苦心情。 10.落日怅望 【唐】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1)本诗以“落日怅望”为题,从全诗内容看,作者惆怅的原因是什么? (2)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对这首诗作一个赏析。(不超过80字) 客中久滞、思乡情切;年华渐老、感时伤怀。 作者触景生情,由孤云、归鸟急速飞去,想到自己的久滞不归,由此勾起乡“念”;由夕阳落山,想到自己年华老去,生出无限感伤。联想自然,抒情真切感人。 六、托物言志诗 托物言志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意义来表达个人的胸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又叫感物抒怀,又叫咏物诗。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托物言志、比兴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