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复方丹参注射液及50%硫酸镁溶液湿敷在新生儿输液外渗中效果对比
复方丹参注射液及50%硫酸镁溶液湿敷在新生儿输液外渗中效果对比 [摘要]目的 观察比较复方丹参注射液和50%硫酸镁溶液湿敷治疗新生儿输液外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行静脉输液的新生儿共131例,均有输液外渗症状,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湿敷50%硫酸镁溶液治疗,观察组湿敷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消肿时间、显效时间、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开始消肿、完全消肿、显效时间分别为(2.78±0.57)、(9.12±1.13)、(5.73±0.63)d,而对照组分别为(5.61±1.49)、(16.32±1.43)、(10.54±1.05)d,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新生儿131例做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5例,观察组中男34例,女32例;日龄2~30 d,平均(14.6±1.3)d;体重1036.5~3520.7 g,平均(2153.2±373.7)g;胎龄33~42周,平均(39.2±1.0)周;肿胀面积5.3~20.5 cm2,平均(13.9±1.5)cm2;皮肤损伤程度:轻度52例,中度10例,重度4例;输液药物类型:52例营养液,5例甘露醇,7例碳酸氢钠,2例多巴胺。对照组中男32例,女33例;日龄2~29 d,平均(15.1±1.6)d;体重1100~3623.4 g,平均(2174.5±314.4)g;胎龄34~42周,平均(38.9±1.2)周;肿胀面积4.9~19.7 cm2,平均(14.1±1.6)cm2;皮肤损伤程度:轻度55例,中度8例,重度2例;输液药物类型:53例营养液,3例甘露醇,7例碳酸氢钠,2例多巴胺。所有新生儿均无治疗药物过敏反应,均出现局部肿胀等输液外?B症状,同时本次研究经过家长同意后无退出患儿。两组患儿性别、皮损伤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护理人员发现患儿出现输液外渗时,立即停止输液治疗,在沾有石蜡油的棉签辅助下轻柔撕下胶布,注意避免皮肤撕伤,将药物、渗出液等自套筒针内尽可能抽出,完成后迅速抽出患儿体内针头,并用酒精棉签压迫针眼。若输入高营养液、多巴胺、青霉素等刺激性药物时,护理人员应首先使用生理盐水对患儿进行皮肤注射,并确保患儿皮下组织已经冲洗干净,确保患儿皮下刺激性液体已经基本除去后,才能完成药物注射。注射期间护理人员应保持动作轻柔,尽可能地避免皮肤损伤。取新的酒精棉签由内至外轻柔消毒整个肿胀区域,同时,护理人员抬高患儿患肢,缓解患儿肿胀疼痛。观察组湿敷复方丹参注射液,护理人员洗手完毕后戴好口罩、无菌手套,取无菌纱布,浸于复方丹参注射液(四川升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湿度以整个纱布不滴液为宜,将患儿肿胀区域及其外部1~2 cm处均用湿润纱布覆盖,并在纱布外侧套上薄膜手套,在手套口处均用医用胶布固定,定时更换纱布,频率为1次/h,患儿局部组织肿胀等症状好转后,则纱布更换频率改为1次/3 h;若患儿皮肤损伤较为严重,需长时间湿敷治疗时先于患儿患处覆盖油纱布后覆盖药液纱布,整个治疗过程中药液纱布均应保持湿润。对照组湿敷50%硫酸镁溶液,每次给予患儿药物治疗前均应配制50%硫酸镁溶液,并将在使用前将其加热至室温,而后将纱布浸润于溶液中直至能够滴下溶液,将纱布敷于患儿皮损位置处,覆盖其伤口。对照组患儿纱布更换方法、频率等与观察组患儿基本相同。更换纱布过程中应先温水擦净纱布覆盖部位,去除残留的硫酸镁结晶,以免在后续治疗中摩擦皮肤,引起皮肤损伤。整个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多与家属交流,鼓励家属与患儿接触,安抚家属及患儿情绪,增加治疗的配合度
1.3 评价指标
观察记录所有患者指标。①皮肤损伤分级标准如下。轻度损伤:患儿受损皮肤针尖处呈明显的苍白色或表现为明显局部皮肤组织红肿;中度损伤:患儿皮损处检查发现存在明显皮下组织肿胀症状,同时整体皮肤呈现出青紫色;重度损伤:受损组织皮肤局部破损,皮肤表面呈明显的紫黑色或黑色。②消肿时间:开始消肿、完全消肿、显效时间。消肿:患者局部皮肤无肿胀发亮现象,局部皮肤颜色与周围皮肤无明显差别,肢体皮温及肢端血运正常。③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标准如下[3]。显效:治疗后2~3 d,受损皮肤颜色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4~10 d,受损皮肤颜色恢复正常;无效:治疗后10 d以上,受损皮肤颜色才恢复正常;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