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威尼斯是·幅彩色儿童画
威尼斯是·幅彩色儿童画 “在宫殿的外面有一个很大的花园,那里边生长着许多火红的或者深蓝色的树木;树上的果子会发出像黄金一样的光芒,那些红色的花朵开得就像是正在焚烧的火焰。”
“地面上都是最细的砂子,却都是蓝色的,就像是硫磺燃烧时发出的光焰。在那里,到处都闪着一种奇异的、蓝色的光彩。”
“当海非常沉静的时候,你可以从中向上瞥见太阳:在那里看上去它就像是一朵紫色的花,从它的花萼里还射出了各种色彩的光。”曾经,安徒生是这样描绘威尼斯的色彩的
01 我们从威尼斯外岛乘船,驶进内岛,破旧杂乱的威尼斯初印象,一点一点被水淹没,渐渐,变得明亮起来
大把的色彩纷纷纵身跃进水中,深红色,草绿色,浅蓝色,深土黄色,橘红色,灿烂而清朗,斑驳闪动着,像揉碎的彩色透明糖纸,听得见脆生生的明快响声
这座古老的小城,一点一点铺陈开来,鲜艳中,沉淀着一千五百年历史的斑驳,热闹里,藏不住的是往日鼎盛的繁华凋零的颓败。那些童年岁月,所有关于童话的想象,在遇见威尼斯的那一刻,就如同齿轮一样,“嘎吱”契合了
一圈一圈,就这么轻轻旋转了起来
?@个不到8平方公里的城市,被密密麻麻的水道分割成一百多座星星点点的小岛,岛与岛之间各式桥梁错落连接,船只代替了所有传统陆地上的交通工具,四面贯通
沿岸的宫殿、豪宅和大教堂,多半建于14至16世纪,有拜占庭风格、哥特式风格、威尼斯式,所有的建筑地基都淹没在水中,看起来就像水中升起的一座艺术长廊
清晨的威尼斯,游客还很少,浓雾刚刚散去,彩色建筑里,披着浴巾头发湿漉漉的女人探出头来,光着上身吐烟圈的男人在阳台张望。空阔的圣马可大广场,大片鸟群纷纷挥舞翅膀,向阴霾的天空振翅飞扬,壮观而悲凉。戴着领结的服务生,挥动双臂,将露天咖啡座上罩着的塑料布掀开来
02 曾经贡多拉有很多种样子,贵族们经常乘坐装饰着缎子和丝绸、雕刻精美的贡多拉来炫耀自己的财富。为了遏制这种奢靡的风气,威尼斯元老院颁布了禁止用贡多拉炫富的法令,并要求所有的贡多拉都漆成统一油漆,减少装饰
水道边,穿着黑白条纹的船手,大声吆喝着,清点着船只上的乘客,开始不断挥动手中的桨,一艘接一艘,滑起油光发亮的贡多拉,向河道深处行驶,排列整齐的贡多拉慢慢散开来,船和船之间发出乒乓压低的碰撞声
我们跳上一条贡多拉,未泯的好奇心,不断起伏的好心情,像是在游乐场一样。坐稳后,和船手打招呼,东张西望,忙着拍照和惊呼
贡多拉静静地在逼仄的水道中穿梭,有些水道异常狭窄,两条船不能并排前行
威尼斯水面上的房子下面,都是用一根一根密密麻麻的大木桩支撑起来的。很久以前,为了建造威尼斯,意大利北部的森林全被砍光了。威尼斯水面上是一座招摇着梦想和荣耀的城,下面是沉默而茂密的海底大森林。水下的木头随着时光流转,会越来越坚固,愈久弥坚,不会腐烂。考古学家曾挖掘的马可波罗的故居,挖出的木头坚硬如铁,露出水面后,接触到空气才氧化了
贡多拉缓慢前行,远处传来阵阵歌声,街道两旁都是古老的房屋,阳台上的花,一丛一丛,开得繁盛而张扬。有些房屋底层已经被水淹没,由于水面不断上涨,没有人整修,就整层废弃掉了。水道边的高大建筑,加深了水面的颜色,阳光折射反射,穿过小桥,从夹缝中照亮贡多拉,又缓缓蔓延开来,时光倒流,现实和想象交叉重叠,像一副儿童专心涂抹的油彩画,油彩很鲜艳,再厚厚加重一些,层层叠叠的油彩干掉后,是灿烂中的留痕
03 有个路边小店的意大利小伙子人很好,让我们随便拍照,我们随意乱砍价,他也脸憨笑不生气,英文不好,用简单的单词指手画脚,我们收购了大批面具,几乎都是从他那里买的,停留了很久
游客渐渐多起来,不过早晨十点钟,小城就有些拥挤不堪了。陆地,水道,游人商贩熙熙攘攘,海鸥鸽子一起飞翔
路边的门脸里,有很多绚烂的面具出售。我们走下贡多拉,近距离地一个个端详――有粗制滥造的流水线产品,价廉,物也算美,常常被游客们大批收购,也有精致的面具小店出售纯手工的面具,黑色蕾丝,彩色天鹅绒,小丑的眼泪,黑白诡异,款式繁多,价格不菲
每次穿越小巷路过精品面具店的时候,总有女孩子们的惊呼声,此起彼伏,散开过来
彩色的面具小物件让人心情愉悦,太过绚丽的颜色和古老零落的建筑相互映衬,像是在游乐场穿行
18世纪以前,在意大利,不论男女,还都是要披着斗篷,戴着面具出门的,那华美面具下都是怎样一些表情
伪装,堂而皇之
现在,面具从日常穿着变成了工艺品,再也没有人可以戴着面具示人了。可那张扬着一张张所谓真实面庞的人们,在平凡生活中,又有多少的无可奈何,又必须隐藏多少情感和表情,又必须盲从而被动地扮演多少种角色呢
德国心理里学家费勒姆说,“如果说这就是我的一切,那么当我失去它们的时候,我又是谁呢?”
即便不再戴面具,但生活中谁不隐藏在某种面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