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重点整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文学重点整理

古代文学 原始歌谣 不同于后代的徒诗,原始歌谣作为原始巫术的一个构成部分,它往往以“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形式呈现出来,并以原始人的语言观为基础。 原始语言观:语词与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间具有某种神秘的同一性,因而语言就拥有一种神秘的“魔力”。通过对语言“魔力”的控制和利用,可以对存在物,亦即存在物背后的神灵,施加影响,以实现自己的愿望。语言的禁忌由此产生。 根据这种观念写作的诗歌,便往往表达为祈使句式,具有“咒语”的性质。 如《礼记·郊特牲》中记载的《蜡词》: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 原始神话 1.神话的概念 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态” 2.艺术特征:创作上,表现为极度夸张和变形;审美上,则主要体现出崇高美和悲剧美。 当具有高尚品质的主人公为了人类的共同利益而做不懈奋斗之时,作品就具有了崇高美;在此基础上,主人公付出了重大代价乃至生命,作品就具有了悲剧美。可见悲剧美乃是崇高美的最高表现。由此可以看出这两种审美范畴的共同特质是:(1)主人公具有自觉担当人类苦难的人格品质;(2)有着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3)奉献与牺牲精神。 3.中国古代神话的现状及其原因 现存中国古代神话缺乏故事因素,神际关系混乱,叙事线索不明确,异文且多矛盾、抵触现象。 实质性原因,是由于儒家出现之后,在理性精神高涨的情况下(“子不语怪力乱神”) ,记录、整理前代文化遗产时对上古神话所作的理性化与历史化的处理:或被遗弃,或作合乎理性的解释,有的还被附会为远古历史的实录。 如:“黄帝三百年”;“黄帝四面”;“夔一足”4.分类及作品解读 创世神话 始祖神话 洪水神话(灾难——英雄神话) 旱魔神话(灾难——英雄神话) 献祭神话(横线处是课堂上增加的) 战争神话 (1)创世神话:盘古开天地 (2)始祖神话:女娲造人 (3)洪水神话:女娲补天 (3)洪水神话:鲧禹治水(文化角度解读) 《山海经·海内经》: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从鲧为治水而不惜献身到鲧禹父子相继,可以看到人类不屈的意志。 三个问题: (A)鲧的治水方法 ;(B)到底谁杀了鲧;(C)如何理解“鲧复生禹”。 根据《金枝》 ,可知鲧之被杀和“鲧复生禹”,乃是因为鲧的治水方法给部落人民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于是在一个巫术仪式中,部落人民将其杀死,并将释放出来的神灵转移到新选拔出来的年轻的禹之体内,使之成为新酋长。 洪水神话比较 比较:《圣经·创世纪》所述诺亚方舟的故事,则把大洪水看作是上帝对人类罪恶的惩罚。 (4)旱魔神话:夸父逐日(文化角度解读) 干旱和洪水一样威胁着人类的生存,驱除旱魔就成为部落首领的重要任务。 《山海经·海外北经》: 夸夫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桃)林。 夸父逐日应是一个驱除旱魔的巫术。同鲧一样,夸父也是在杀神仪式中为部落献出了生命。 《后羿射日》是另一则表现人类与旱魔抗争的神话。 洪水神话与旱魔神话属于典型的“灾难-英雄神话”, 表现了先民与自然灾难的抗争,塑造了代表人类不屈意志的英雄形象。 (5)献祭神话:精卫填海(文化角度解读) 《山海经》: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女娃何以“溺而不返”? 女娃“溺而不返”并非一个意外事件;作为炎帝的“少女”,她极可能是被当作牺牲而献祭给海神,因为海神满意与否,直接关系到部落人民的幸福。 (2)女娃死后化身为精卫鸟,表达了怎样的原始观念? 原始人相信人有灵魂,灵魂不死,肉体只是灵魂的载体;肉体死后,灵魂必须寻找新的载体,在找到新的人类肉体作为载体之前,灵魂往往需要一个暂时的寄居物。 根据《金枝》,许多民族认为鸟类乃是最受欢迎的寄居物。 因此,可以相信女娃化为精卫,乃是女娃的灵魂寄居于精卫鸟。 如此,就能很好地解释精卫何以“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情节。 (3)其美感特质如何? 在艺术上具有强烈的浪漫而神奇的悲剧美。 试想:一个美丽娇小的女孩,为了部落人民的福祉而被狂暴的大海吞噬,死后化为“文首、白喙、赤足”的精卫, 娇小的身形与澎湃的大海形成强烈的对比, 然而却立誓去做那似乎永远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由此显示出人类的不屈意志和人类的尊严。 (6)战争神话:《黄帝擒蚩尤》 第二章《诗经》 诗经六艺:风、雅、颂、赋、比、兴。 一、有关常识 1.名称与性质 《诗经》在先秦称作“诗”或“诗三百”;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始称《诗经》。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