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农业与农作制度建设
吉林省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几种
高产栽培模式及其推广的增产潜力
祝世惠
(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长春,130021)
168 吉林省位于东北地区中部,东部与朝鲜、俄罗斯接界,北与黑龙江省毗邻,西与内蒙古接壤,南
与辽宁相邻。全省有9个市州、60个县(市、区),总人口2708.5万人,幅员面积为18.74万km,
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0o。全省有耕地面积540万hm2,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0o,人均耕地
0.21hm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自然环境条件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年日照时
数为2400-3200小时,年平均气温3-5℃,无霜期120-160天,降水400^-900mm,是典型的农
作物一年一熟区。吉林省地处我国松辽平原大粮仓,是世界上第二大 “黄金玉米带”,以盛产优质玉
米、水稻、大豆著称。近年来,吉林省粮食总产量稳步增长,达250亿kg,这与吉林省委省政府重视
农业,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加大资金投人,充分发挥广大农业部门及科技人员的作用,因地制宜推
广粮食作物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密不可分。
1吉林省发展粮食生产的基本情况
吉林省每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为450万hm2左右,主要种植的是玉米、水稻和大豆三大作物,
占全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90%以上。其中,玉米种植面积280万hmz,占62.2%;水稻种植面积
68万hm2,占15.loo;大豆种植面积60万hm2,占13.30o。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和吉林省出台
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以及加大了科技投入力度,使吉林省粮食生产连续登上100亿kg,150亿kg,
20。亿kg,250亿kg的四个台阶。吉林省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几年向国家提供了1/10
的商品粮,1/5的专储粮、1/2的玉米出口量,有力地支持了全国的改革、发展和稳定。2004年以
来,吉林省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50亿kg以上的阶段水平,除了吉林省委省政府重视农业,在农业技
术推广方面加大了物质投人,每年从省财政支出2500万元资金用于技术推广补贴以外,主要是重
视科技的增产增收作用,加大了科技的推广力度,在全省分区因地制宜地推广了粮食作物高产高效
栽培技术模式。
2 吉林省发展粮食生产的几种高产栽培模式
吉林省粮食总产量之所以连续达到250亿kg以上阶段水平,除了国家、吉林省出台了一系列
惠农政策、增加农业投人和有利的气候因素外,主要是因为近几年针对全省不同生态区的水、肥、
气、热等自然条件,把农业生产划分成中、东、西三个大的生产区域,在产粮的中、西部对传统的耕作
制度进行了改革,对生产技术措施进行了创新,推广了玉米、水稻和大豆等的五种高产栽培生产
模式。
占林省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几种高产栽培模式及其推广的‘增产潜力
2.1优质玉米低水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
该项技术是在分析中、西各区域生态条件和全省玉米生产情况的基础上,把省内外与玉米生产
相关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通过组装配套,形成了优质玉米低水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近几
年,按此技术规范指导生产,在中部的四平、长春、辽源三市和松原市的部分县(市、区),玉米产量可
达9000^-13000kg/hm2,西部的白城市和松原部分县(市),产量可达8000-10000kg/hm2,使收
获时的玉米籽实含水量控制在3000以内。主要技术措施是:一是精细整地,保住墒情,确保出全苗;
二是适区选用优良品种,杜绝品种越区种植;三是认真搞好种子处理,增强种子抗逆性,提高出苗率;
四是适时播种,提高播种质量;五是合理密植,发挥玉米群体的增产优势;六是科学用肥,深施深追,提
之 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海南省资源所大豆光温敏雄性不育的研究.pdf
- 海南省生物产业的学术与信息平台.pdf
- 芦笋多糖提取、单糖组分分析及含量测定.pdf
- 马氏珠母贝8个选育家系遗传结构的RAPD分析.pdf
- 水稻QTL克隆研究进展.pdf
- 嗜热菌和假单孢菌及其融合子质粒DNA的RAPD分析.pdf
- 马氏珠母贝杂交选育群体遗传变异的RAPD分析.pdf
- 苏云金芽孢杆菌资源收集及其应用.pdf
- β胡萝卜素对奶牛免疫和生产性能的作用.pdf
- 边际多样性分析方法在中国黄牛品种保护中的应用.pdf
- 化学乙醇题目及答案.doc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冷藏车物联网改造对冷链行业经济效益的影响.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冷藏车绿色能源改造标准规范解读报告.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冷藏车跨境运输智能温控系统产业链分析与投资建议报告.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冷藏车跨境运输智能温控系统市场细分与竞争策略报告.docx
- 重难点专项突破:二次函数的最值(4种题型)原卷版.pdf
- 化学有机题目及答案.doc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冷藏车跨境运输智能温控系统应用案例研究.docx
- 2025年新能源环卫车队运营模式创新与商业模式构建.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冷藏车跨境运输温控系统安全性能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