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寂寞的野蔷薇—论萧红的女权思想
目录
中文摘要与关键词……………………………………………………………………1
一、萧红悲剧人生中的女性意识……………………………………………………2
萧红的女性意识启蒙……………………………………………………………3
二、萧红的女权意识在生活处事中的表现…………………………………………3
(一)以女性立场对父权的不满…………………………………………………3
(二)对轻视女权的反感…………………………………………………………4
(三)特立独行的女性反抗精神…………………………………………………4
三、萧红的女性意识在作品中的体现………………………………………………5
(一)以女性独特视角窥破男权神话……………………………………………5
(二)以控诉和诅咒方式维护女性权力…………………………………………6
四、结论………………………………………………………………………………7
参考文献………………………………………………………………………………9
[摘要] 萧红是寂寞的,宛如满山遍野的野蔷薇开得热烈内心却很孤寂。因为是女性她从小就被父母嫌弃,因为是女性她从少女时代的叛逆就注定她要承受那个时代带给她所有痛苦,因为是女性她特立独行的性格注定要遭尽白眼冷遇,因为是女性她不肯认输,要在男性社会里扑腾出一片天地注定要赌上成倍代价。这就是为什么萧红的女性意识如此强烈,她的文学作品里有着自己鲜血淋漓的生命体验。本文着重从各个角度认识萧红的这种女性意识。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萧红 父权 女性悲剧
寂寞的野蔷薇
——论萧红的女性意识
一、萧红悲剧人生中的女性意识
野蔷薇,落叶灌木,枝细长,有皮刺,花开的时候一簇簇,纯洁而又热烈,漫山遍野中清香缕缕。野蔷薇性强健,喜光,耐寒、耐瘠薄,生命力极强,然而喜光的植物生长在阴蔽环境中,很容易死亡。——这仿佛就是萧红一生的写照,她美丽而倔强,自幼缺乏父母之爱,宛如生长在山间的野蔷薇,将寂寞深藏在心底。她这簇野蔷薇开在了一个缺乏阳光的地方,开在封建时代的伦理教化中,在那里追求个人的欲望、表达身体的行为必然冒犯伦理道德的禁忌。她不服气,追求人格独立和自身的解放,她一生向往自由和平等,笔不离手,勾勒出那些饱尝血泪之苦的乡村女性的形象,希望揭露这个黑暗的本质,她渴望能够在男性社会里拥有半壁江山,她渴望有一份诚挚的爱情来守护她,她用各种方式来捍卫女性权力,却最终博不过性命,留下一生遗憾。
萧红,原名张迺莹,生于1911年6月2日生于黑龙江呼兰县,她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极具才华和个性的女作家,她文笔犀利、冷漠,无情的揭示了在男权社会下的女性卑微生活残酷的现实,早期便获得了包括鲁迅和矛盾很高评价,在当时文坛上独树一帜。
萧红以自己生命体验为基础以女性独特视角为中心,书写男性为中心的主流社会中或愚昧乡土日常生活或抒写日常琐事的世俗情态,蕴含着抵抗父权制文化的张力,她的女性意识非常敏锐,深刻的提出了父权制社会结构下的女性问题,彻底颠覆了以往男性社会认同女性形象,塑造了一个个在男权压制下饱受摧残的乡村的女性。
然而萧红终究还是寂寞的走了,在沦陷的香港炮火中,阴冷的冬日里悄然的离去,带着无限的不甘和遗憾,在生命最后一刻,她不能言,只用笔写下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可知不甘二字,怎能轻易出口?究竟是何种不甘让她用尽生命的最后一丝气力留下血和泪的挣扎,“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皆因我是一个女性”这是她的切肤之痛,也是她那短暂生命的无限遗憾。科学在进行男性塑造的时候.就已经把女性排除在外了, 萧红因为是个女儿身,似乎她的的悲剧命运似乎在她一出生就注定了,幼年是在祖父的爱和父亲的厌中度过的。从童年同父亲做斗争要求上学开始,她便有意识的维护自己的权益,她认为男女是该平等的。于是少女时代的叛逆,以身作则打破了包办婚姻的神话,她远走他乡,然而接踵而来的屈辱使她精神和肉体上饱受打击,尽管如此,这也让她变得更加坚强,坚定了维护女性尊严意义,以至于后来饿到想吃桌子的日子里,或再后来的或爱或恨或饥寒交迫、贫困交加中她从未屈服过,这从她的生活和作品中得到充分的表现。
二、萧红的女性意识启蒙
萧红的女性意识启蒙要受益于20世纪初年先进女性群体的认识。
中国女权主义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伴随着“西学东渐”的程,女权理论渐次传入中国,引起了中国思想界的关注。很多思想家以西方妇女现状为参照,深刻反思和检讨了传统性别文化,提出了各自的妇女解放观。从男女平等观念到男女平等思想的明确提出,清晰地彰显出近代妇女解放思想上扬的轨迹。20世纪初年先进女性群体在认识“天下兴亡,匹妇亦有责”的同时,更注重女子的天赋人权。同时对妇女的各项权利进行了广泛的讨论,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