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陈寅恪读两唐书札记看他的史学
王永兴
首先应说明, 本文题目中所谓寅恪先生的史学不是先生史学的全部, 而是其中的两
点。先生的史学博大精深, 在此短文中不可能全面阐述; 谨就其中两点, 申述我的一些体
会, 非详言之也。
先生的读两唐书札记, 载在《陈寅恪读书札记》中, 我谨选出有关唐拟收复河湟者四
条, 加以疏证; 并申述先生史学的特征两点。
载在上列书中先生的每一条札记包括两部分: 一为引新、旧唐书之文, 二为先生的识
语。在本文中, 我 录上述札记的形式稍有改变: 一为我不从先生的札记中转引新、旧唐书
之文, 而是直接引新、旧唐书之文, 并稍详, 便于初学之理解也; 二为不 录先生识语原文,
谨复述先生识语之主旨及其大概。请读者鉴谅。
唐天宝十四载十一月, 安禄山兴兵叛乱, 不久两京失陷, 驻守西北边防的大批军队东
调, 吐蕃乘机侵占唐河湟广大地区。安史之乱平定后, 收复河湟地区成为唐朝野有识之士
最关心之事。政府虽在军力财力上有所准备, 但收复河湟的意志不坚决, 干扰亦颇多。寅恪
先生颇注意唐后期这一重大问题, 撰札记多条, 具有卓识。
1、读旧唐书元载传札记(见《陈寅恪读书札记》旧唐书之部九四—九五页)
永兴谨按:《旧唐书》一一八元载传(《新唐书》一四五元载传略同) 云:
节亦度寄理于泾州(永兴按, 新唐书元载传云,“初, 四镇北庭行菅节度使寄治泾
州”, 中华书局点校本旧唐书此处亦有校勘记)。大历八年, 蕃戎入分阝宁之后, 朝议以
为王辅已西, 无襟带之固, 而泾州散地, 不足为守。载尝为西州刺史, 知河西、陇右之要
害, 指画于上前曰:“今国家西境极于潘原, 吐蕃防戌在摧沙堡, 而原州界其间。原州当
西塞之口, 接陇山之固, 草肥水甘, 旧垒存焉。吐蕃比毁其坦墉, 弃之不居。其西则监牧
叛地, 皆有长濠巨堑, 重复深固。原州虽早霜, 黍稷不艺, 而有平凉附其东, 独耕一县,
可以足食。请移京西军戌原州, 乘间筑之, 贮粟一年。戎人夏牧多在青海, 羽书覆至, 已
逾月矣。今运筑并作, 不二旬可毕。移(郭) 子仪大军居泾, 以为根本, 分兵守石门、木
峡、陇山之关。北抵于河, 皆连山峻岭, 寇不可越。稍置鸣沙县、丰安军的为之羽翼, 北
带灵武五城为之形势。然后举陇石之地以至安西, 是谓断西戎之胫, 朝廷可高枕矣。”
兼图其地形以献。载密使人逾陇山, 入原州, 量井泉, 计徒庸, 车乘畚饰之器皆具。检校
在仆射田神功沮之曰,“夫兴师料敌, 老将所难。陛下信一书生言, 举国从之, 听误矣。”
上迟疑不决, 会载得罪乃止(永兴按, 新唐书元载传无最末六字)。代宗宽仁明恕, 审其
53
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冬之卷(总第18期)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所由, 凡累年, 载长恶不悛, 众怒上闻。
永兴按: 在先生识语中, 首先指出杜牧之河湟诗所谓“元载相公曾借箸”者, 即上引元载传
所记“载尝为西州刺史, 知河西、陇古之要害, 指画于上前”以下元载之议论计划。杜牧诗见
《樊川集卷二》。
其次, 上引元载传“知河西、陇右之要害”, 通鉴二二四作“知河西、陇右之山川形势。”
元载上言具体分析河西、陇右山川形势及其要害之处, 为收复河湟之军事行动之准备计划
也。在识语中, 先生为元载上言中所述之地理形势作疏证。元载分析地理形势之要害为原
州, 其次为泾州, 故先生指出, 应参证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关内道泾原节度使所辖泾、原二
州。原州之重要, 元载上言中已简易述及、兹补充言之。
元载上言云:“原州当西塞之口, 接陇山之固。”按:“西塞之口”即国家极西边塞之通道
也。其重要可知。
“接陇山之固”, 按元和郡县图志二关内道云:
陇州 ..阳,
..源县:
陇山, 在县西六十二里。
通典一七二州郡三古雍州略云:
陇州(今理..源县) :
..源: (陇山一曰陇坻。)
新唐书三七地理志关内道略云:
陇州..阳郡:
..源: 西有安戎关, 在陇山。
太平寰宇记三二关西道略云:
陇州(..阳郡, 今理..源县。)
北至泾州一百六十五里,
西北至原州界一百八十里。
..源县:
陇山在县西六十二里。说文.陇山, 天水大坂也。辛氏三秦记引俗歌云:“陇头流水, 鸣
声幽咽, 遥望秦川, 肝肠断绝。”又云:“震关遥望秦川如带。”郦道元注水经云: 一水出..县
西山, 谓之小陇山, 严嶂高峻, 不通轨辙。故张衡四愁诗云:“我所思兮在汉阳, 欲往从之陇
坂长。”三秦记: 陇坂, 谓西关也, 其坂九迥, 不知高几许。新唐志、通典、元和志均记载陇山
在陇州..源县; 元和志并谓在县西六十里。太平寰宇记述陇山甚详, 在..源县西六十二里。
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海洋科学导论》第1章-绪论-海洋探索史.pptx
- GB50367-2013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pdf
- 湖南省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大联考英语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橙色插画风《 糖果屋》童话故事PPT模板.pptx
- 国有企业职工国有企业人事主管岗面试题库参考答案和答题要点.docx VIP
- 博莱特空压机使用说明书.pdf
- 宜家供应链案例分析.docx VIP
- 计算机毕业设计java图书借阅系统ssmjsp论文.docx
- 年辽宁省高考作文分析与优秀范文.doc VIP
- 苏少版美术四年级下册 12.儿歌与童话 课件 (19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