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情悟美 注重双基 读中升华》教学实录 七台河市第五小学 高雅慧 (时间:2009-10-30 16:34:48 ) 知识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3、 能借助注释和词典自学古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思想目标: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程序: (课前组织学生分组赛诗) 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这种体裁,语言精炼,所表达的情感却十分丰富,读起来还琅琅上口,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古诗,宋代苏轼写的《题西林壁》。(课件出示课题) 二、 读题、解题。 师:请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看看哪个字的意思不明白? 生:“题”是什么意思? 生:“西林”是什么意思? 师:看看书下的注释,谁愿意帮助他? 生:“题”是书写的意思,“西林”指的是庐山的西林寺,是庐山有名的古刹之一。 [在学习中渗透方法,可谓潜移默化,受用终身。] 三、 简介作者苏轼及写作背景 师: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查找有关这首诗的资料,谁能来汇报一下? 生: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生:老师我知道,这首诗作于元丰七年(1084)春末夏初,苏轼畅游庐山十余日,被庐山雄奇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因此,他挥毫写下了十余首赞美庐山的诗,这是其中的一首。 生:我知道庐山自古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盛誉,1996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生:苏轼是一位通才,在诗、词、文、书画方面都是开派的人物,他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他的诗和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词和辛弃疾并称“苏辛”;他是“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之一;他的画开创了湖州画派。 师:看来你们对这首诗的作者苏轼了解的还真不少,苏轼的确是一位被历代文人所推崇的,具有多方面才能的文学家,不仅诗、词、散文,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他的书法和绘画也有很高的造诣。想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出色吗?(生齐答:想!)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少年时代的苏轼,读书识字很多,因此,他十分骄傲。他在自己的门上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识尽天下字,下联是:读遍人间书,很是狂妄。有一位老和尚听说后,就拿来一本书给他看,苏轼翻开第一页,一个字也不认识,翻开第二页,还是一个字也不认识,直到翻完最后一页书,也没有一个认识的字。苏轼羞愧的得无地自容,于是他拿起笔来在原来的对联上分别加上了两个字,成为“发奋识尽天下字,立志读遍人间书”。从此,他更加勤奋学习,最终成为一代文学巨匠。 [通过交流,达到了学习资源优化组合。同时课内外有机结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体现了大语文观下的语文教学。] 四、初读课文,感知美 师:故事讲完了,相信你们对作者苏轼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他写的这首《题西林壁》,距今已有920年了,为什么仍被历代的人们所喜爱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把这首诗反复地读几遍。(生读)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生读)谁还想试一试(指生读) 师:诗中的庐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我觉得庐山非常美,很奇特。 生:我觉得庐山形态万千,非常险峻。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书,让学生在反复感受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走近庐山,感知庐山的美。] 五、分组自学,理解美 师:根据我们以前学习古诗的经验,大家说一说我们该怎样学习这首诗呢? (生说学习步骤,教师大屏幕出示读诗句---解诗意---悟诗情---入诗境)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学习方法,学习这首古诗。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小组同学交流,也可以举手问老师,开始吧。(学生分组自学) [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既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汇报交流,感悟美 师:现在我们就一起交流一下我们的学习收获好吗? 生:老师我知道,第一、二行诗的意思是:横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险峻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呈现出不同的姿态。 师:“横看”是怎样看? 生:就是从正面看。 师:对,庐山基本上是东西走向。我们站在南面或北面看,山横在我们面前。所以说是横看。 师:从正面看是山岭,是什么样的山岭,能用你的语言给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01安吉县山洪灾害调查报告.pdf
- 方菱数控F162X(Ver2.3)F1620、F1621、F1627D、F1627S弧压调高器操作手册.pdf
- 中国地图可填色可编辑PPT模板.pptx VIP
- 《深度入局》 程序化数字户外媒体2025中国内地市场白皮书.pdf VIP
- 2025年高考生物复习新题之基因工程.pdf VIP
- 早产试题及答案.doc VIP
- 仁爱版七年级英语下册 动词过去式 复习课件(共28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马丁·加德纳:啊哈!灵机一动(妙想奇思——趣味数学谜题60例).doc VIP
- (完整)小学一年级英语试卷 .pdf VIP
- 钳工基础知识培训资料.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