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人教版24课《寓言四则》第一课时分析重点
寓言四则 挑战第 关 1 全班四大组,每组选出一名“代言人”,由“代言人” 复述课文。 用时最短,加一分。 复述完整,吐字清晰,语言流畅,加一分。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 《吕氏春秋》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 闻也。 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人。”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住在国都的人都把“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一直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宋国国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寻到的消息,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挑战第 关 2 结合相关的描写方法(修辞手法、关键词、表现手法),谈谈这三篇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动物形象),你获得了哪些道理? 本文短小精悍,构思精巧,三问三答,起伏跌宕,耐人寻味,告诉我们:爱慕虚荣、自以为了不起的人其实最没有价值。 不要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得意忘形,要时刻保持清醒,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 闻也。 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应该先认真调查研究,去伪存真。不要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挑战第 关 3 你能总结寓故事的特点吗? 1.鲜明的教育性、强烈的讽刺性。 2.篇幅短小,有起有伏,结构紧凑 。 3. 修辞方法、描写方法的运用。 4. 语言精炼,极富表现力。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讽喻或讽刺的故事。篇幅大都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物,以小见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写法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手法。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 挑战第 关 4 作业: 1.结合生活经历,创作一则寓言。 2.预习《杞人忧天》,熟读成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年乌鲁木齐市人力资源远程培训网答案之客观认识民族教育与意识三态的关系分析重点.doc
- 2016年中考英语总复习:语法精点击ppt课件(828页)分析重点.ppt
- 2016年乌鲁木齐市中考物理试卷(word解析版)分析重点.doc
- 2016年中考试题:地理(福建省厦门卷)分析重点.doc
- 2016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次联考分析重点.doc
- 2016年九年级中考思想品德十大热点专题分析重点.doc
- 2016年乡土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分析重点.doc
- 2016年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常见意外伤害的紧急救护1分析重点.doc
- 2016年乌鲁木齐数学理科二模卷及答案分析重点.doc
- 2016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课件一字音和字形分析重点.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