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洛霍夫二三事  .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肖洛霍夫二三事  .doc

肖洛霍夫二三事     俄罗斯伟大的文学家肖洛霍夫因在描绘顿河史诗性作品中,以艺术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现出了俄罗斯人民生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面貌,而获得了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他是唯一以俄罗斯公民身份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其他四位获此殊荣的俄罗斯作家都是侨民)。   在这之前,肖洛霍夫仅仅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说作者。《静静的顿河》最初两卷是1928年-1929年出版的。24岁的年青作者肖洛霍夫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几年之后,他在世界文坛上名声大噪,紧接着又出版了第三卷、第四卷小说。      肖洛霍夫与斯大林      《静静的顿河》讲述了国内战争的历史。起初因这部小说对叛乱持同情态度被禁止出版。是斯大林决定了作家与小说的命运。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为肖洛霍夫与领袖的会见创造了条件。   斯大林与肖洛霍夫的见面是在高尔基的别墅。当作家第一个来到别墅时,重要客人还没到,于是他就去河边钓鱼,由于精神集中,没有察觉时间慢慢地过去。斯大林见到迟到的肖洛霍夫非常不悦,因此,他们之间的谈话气氛也比较紧张。   “你为什么写白匪叛乱?你那里有科尔尼洛夫反革命叛乱吗?”斯大林首先提问。看来,在会见前,领袖已完整地读过这部小说。肖洛霍夫回答:“实际上白匪人数很多,科尔尼洛夫总是冲在前面。他出身贫苦人家,他与部下打成一片,并排坐在一张桌子前吃饭。当他从奥地利俘虏营中跑出时,还背着一个伤员跑了几公里。”斯大林对他的回答不太满意,教导他:“苏联作家应当选择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虽然,他们有争执,但最终斯大林还是同意出版这部小说。   1938年,肖洛霍夫受到罗斯托夫州政治保安局迫害,被扣上了当地反革命组织头目的帽子。幸亏一个克格勃成员及时通知了他,并把他足迹搞乱,他才得以脱身,逃到莫斯科。到那以后,他马上给斯大林的秘书打电话,对方说:“别担心,等待回音吧。”肖正在朋友那借酒浇愁时接到了克里姆林宫的电话。斯大林似乎感到了什么:“听说,肖洛霍夫同志喝多了?”作家回答:“您生活中哪会有我们这样的烦恼,您当然不会喝醉。”于是,他详细地向领袖讲述了发生的一切。通话后,斯大林马上召集了政治局会议,召见了内务部所有领导人。过了一段时间,国家开始了重大的人事变动。   20世纪40年代,《静静的顿河》在评斯大林文学奖时,阿?托尔斯泰和法捷耶夫发言反对,他们强调小说的结尾要修改,要把主人公改成受到革命的感召,加入了布尔什维克,而不是普通的人。肖洛霍夫顶住了各方面的压力,坚持了自己对生活的认知。正当授奖委员会举棋不定时,斯大林的一番话决定了小说和作家本人的命运,“我作为读者非常喜欢这部小说,作家们,决定吧!”于是斯大林文学奖委员会成员都投了赞成票。   肖洛霍夫是苏联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发行量很大,经常有世界名人寻找机会与他见面。但是后来不知何故,突然著名小说《静静的顿河》停止发行。一时谣言四起,说斯大林下了禁令。在《斯大林全集》第十二卷中写道,肖洛霍夫在《静静的顿河》小说中犯了错误,至于什么错误没有详细说。肖洛霍夫给斯大林写信请求说明原因,几次尝试去见他,斯大林都以工作忙为由拒绝了。后来这部书直到斯大林逝世后才再版。      肖洛霍夫巨著引发的争议      肖洛霍夫1926年开始构思长篇巨著《静静的顿河》,经过14年的时间小说四卷分别在1928年、1929年、1933年、1940年出版。从一开始,小说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再版达百次之多,并被译成60多种语言。这部小说空前的销量说明读者对他的推崇和热爱。但也正是这部小说使肖洛霍夫遭到了来自多方面的攻击。第一次争议发生在小说第一卷出版之后。焦点聚集在小说是不是出自肖洛霍夫之手。人们怀疑的理由是22岁的年轻人怎能有如此深厚的阅历和功底,不是哥萨克人,如何了解哥萨克生活。1929年,为此还成立了专家委员会,列宁的妹妹乌里扬诺娃领导的专家委员会鉴定后,认为是肖氏之作;然而,70年代又掀起了第二轮争论浪潮,说该书源自哥萨克白匪军官的日记,作家偷梁换柱,是在窃获手稿基础上,编成此书。   2000年11月25日塔斯社报道,《静静的顿河》手搞在作家之友古达塞夫的亲戚家发现。   肖洛霍夫与古达塞夫一家有不解之缘。在小说结束时,肖洛霍夫在莫斯科工作,他是好朋友瓦西里?古达塞夫家的常客。他是在莫斯科大学学习时认识古达塞夫的。古达塞夫出身富裕家庭,住在宫廷小巷富人区里,是一个无党派人士。作家没有读完大学,就回到了维申斯克的家。他每次来到莫斯科,都会去古达塞夫家。他是唯一能在朋友家留宿的客人,同时他也把自己《静静的顿河》两卷书的手稿留在了朋友的家。   古达塞夫逝世后,他的妻子也相继离去。一段时间他女儿掌管一切。随着女儿的离世,掌管遗物的权利转交到古达塞夫远方亲戚的手中。有人建议他们卖掉手稿,据说经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