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夜曲》Op.37 NO.1艺术特色分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肖邦《夜曲》Op.37 NO.1艺术特色分析.doc

肖邦《夜曲》Op.37 NO.1艺术特色分析   摘要:肖邦是欧洲浪漫主义时期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一生创作了大量钢琴作品,其中最富浪漫主义色彩的莫过于他创作的21首夜曲,优美动听的旋律,色彩丰富的和声,让人仿佛沉浸在梦幻般的世界。这首夜曲创作于肖邦音乐生涯的中后期,也是最为辉煌的时期,因而极具代表性。本文试图通过对这首作品创作背景和音乐本体的分析窥探那个时代音乐审美的价值取向,为我们进一步了解肖邦,解读浪漫主义音乐提供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肖邦;夜曲;浪漫主义;曲式分析      一、作品创作背景   肖邦(1810~1849),波兰作曲家、钢琴家,欧洲浪漫主义时期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诗人”。肖邦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从六岁时开始学习钢琴,在七岁时写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十六岁时加入了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在国外度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其中有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如:《第一叙事曲》《bA大调波兰舞曲》等;有充满爱国热情的战斗性作品,如《革命练习曲》《b小调谐谑曲》等;有哀恸祖国命运的悲剧性作品,如《bb小调奏鸣曲》等;还有怀念祖国、思念亲人的幻想性作品,如不少夜曲与幻想曲。   夜曲为英国作曲家费尔德(1782―1837)所首创。他采用平静的和弦伴奏下的优美旋律这种形式,表现夜的幽静和梦幻的情调。肖邦继承了这种形式,又极大地发展、创新了这种形式。肖邦的夜曲包含了相当多样的意境,甚至是热情的戏剧性形象。令人惊疑的是,无论音乐多么复杂、激动,却仍不失“夜”的总的感觉。由于肖邦赋予了夜曲以新面貌,后人都将夜曲看作是肖邦创作特有的标志之一。   作品Op.37 NO1是他的第11首夜曲(g小调),创作于1838年。这年肖邦陪同恋人著名小说家乔治#8226;桑及其子女前去地中海的马约卡岛疗养,由于正值雨季到来,气候的变坏,环境的恶劣,加上心情的烦躁,使得肖邦病了,并且比较严重。这首作品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乐曲充满了忧郁、哀伤,表现了作者低落的情绪和压抑的心情。   二、音乐本体分析   全曲为三声中部结构的复三部曲式。   首部(1-40小节):带再现的单三部五部曲式,结构为a+b+a1+b1+a2。   a乐段(1-8小节)是由两个4小节乐句构成的方整性平行乐段,由g小调开始,第一乐句的终止式转到它的平行大调bB大调的属和弦结束,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装饰变化重复,在g小调上陈述,结束在它的主和弦上,形成收拢性结构。两乐句的材料虽然相同,但由于节奏上的填充、装饰音的变化、个别音的替换、两乐句的“弱强”对比以及和弦的处理,既保持了旋律的总体面貌又给人以新鲜感,使人不觉厌烦,同时也加深了对音乐主题的印象和感受。   b乐段(9-16小节)也是由两个4小节乐句构成的引申型中段,采用a乐段的基本材料进行展开,在bB大调上开始陈述,与前面的g小调形成对比,后又转至d小调。第一个乐句中连续半音化的级进上行以及切分节奏的运用,破坏了旋律线的调式特征,再加上力度的渐强,给人以激动的情绪,营造出一种焦躁不安的气氛,形成首部的一个小高潮。后半句旋律恢复平稳,且具有明显的大调特征,随后转回原调g小调并结束在属和弦上,形成开放性结构,为再现段的开始作好了属准备,最后一小节旋律声部属音的持续也期待着主题的再次出现。   a1乐段(17-24小节)再现a乐段的主题材料,和声、调式、伴奏织体及音乐的结构均未改变,只是在原来旋律的基础上加了些装饰音,更具浪漫气息。   25-40小节基本上原样重复了b乐段和a1乐段的材料。只是40小节最后一拍落在了bE大调的属三四和弦上,为后面将要出现的三声中部作好了属准备。   三声中部(41-66小节):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为c+d+c1。乐曲转入bE大调,而中间时而伴随着小调色彩,音乐织体改为简单的柱式和声,圣咏般的曲调像似在祈祷、祝愿和期盼,与前面优美的旋律形成鲜明对比。   c乐段(41-48小节)由两个相同的4小节乐句构成,调性为统一的bE大调,和声由最简单、稳定的主、下属、属三和弦写成,最后落于主和弦,加之弱力度的处理使音乐表现出一种宁静、肃穆、平和的心态。   d乐段(49-56小节)同样是由柱式和弦写成的两个4小节乐句构成,后一句旋律是前一句下行大三度的模进,但调性极不稳定,连续进行离调和转调,力度上渐强、渐弱的对比较大,低声部原来的单音也进行了低八度重复,在表面看似平静的内心深处其实蕴藏着极大的动力,使人心神不定。   c1乐段(57-64小节)再现c乐段的材料。第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