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茶书大“坐家”夏云峰.doc
茶书大“坐家”夏云峰
今年42岁的夏云峰“高调”地自称为“茶书大作家”。其实,与其说是作家,不如说是“坐家”,他的工作室就是他家。除了晚上要到一家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去教书营生之外,每个白天都在重复着这些事情:看书、喝茶、研究、写作。
他家真不好找。虽处闹市区,小区却是依山而建,要走过一段挺长的斜坡才算真正到了他家楼下。这位美籍印第安人还挺细心,怕我们找不到路,还特意下楼给我们引路,一张嘴就是满口流利的中文。
他梳着大背头,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有着和中国人相近的发色与肤色,一袭宽松的唐装,颇显几分儒雅。他情有独钟的是中国人最喜爱的茶,且不说他对中国茶有多么深入的了解,单是从家中的装潢与摆设就可嗅到一阵浓酽的“茶味”:窗户卷帘是喷绘的紫砂杯壶图;紫檀色的茶盘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紫砂壶、盖碗和品茗杯;书架上,一半是茶书,一半是茶;还有窗台上的潮汕风炉、羽扇……这个约60平米的房子中目之所及皆有茶的影子。夏云峰之爱茶可见一斑,甚至超过了他的母语:“我不喜欢教英语,那非常无聊,我就只对茶感兴趣!”
北美“飘云翔鹰”
这是夏云峰在中国的第五个年头,前几天他刚从福鼎回来。
他默默地从茶礼盒中抽出一泡白茶,倒进茶荷,递给我们欣赏。接着,他把茶轻轻地倒入盖碗,并将沸水先倒进一只公道杯降温,然后依次洗茶、烫洗茗杯,继而再泡茶、斟茶,动作娴熟得很。整道茶泡下来他都全神贯注,默不作声,直到奉茶时他才打破了沉默:“这些天我喝了好几款白茶,你们也喝喝看。”他泡的茶不愠不火,把白茶的“天真味”泡出来了,看得出他是有练过的。
他原名叫华伦?珀耳帖(Warren Peltier),在芝加哥出生,却自幼定居在加拿大安大略省马尼图林岛。早在他来中国前,对茶这种东方饮料就有所关注,并通过互联网以及与茶友聊天等方式作进一步的了解。“这是我最早接触到的中国茶,在国外的餐馆里用的都是这种,它比“立顿”的茶好喝,网上、唐人街都有卖。”他走进书房拿出一只黄盒子放在茶桌上,这是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的外销“海堤茶”(乌龙茶),而且还是早期产品。“我都放了好几年了。”他有些得意地说。
他正是为茶而来,并因爱茶而把自己尽可能地中国化,除了有“夏云峰”这个闲云野鹤般的中文名之外,他还有中国传统文人的字号――字翔鹰,号飘云居士,在“三醉斋”茶论坛上则叫“飘云翔鹰”。“从前在加拿大看到的中国景色,如武夷山都只是在明信片上,那时就想到中国实地看看,后来到了中国,看到茶山的风景很美,山峰上云雾缭绕,富有诗意,尤其是在夏天,所以就叫夏云峰。虽然云峰这个名字在中国很普遍。”他一边斟茶,一边说文解字,‘飘云’不仅是指流云,而且泡茶时烧水的蒸汽也像云,我又是India(印第安人),和‘鹰’谐音,就是‘飘云翔鹰’了。”
2006年,这只北美的“鹰”循着茶香飞到了中国,第一站便是广西。但是,他才呆了2个月,朋友就介绍他去福建龙岩教英语。“龙岩属古汀州,那里的喝茶习惯与泉州、漳州、潮州一样,喝的都是传统功夫茶。”他说。在那里,他慢饮细酌着功夫茶,邂逅了第一本古茶书――宋代陶谷的《茗?F录》,被其中优美的文字所深深吸引,也悄悄地在心中埋下了译书的念头。不仅如此,他还收获了爱情。“我老婆是福州人,我和她来福州以后,她就不让我回龙岩了。”他的语气听似无奈,却洋溢着幸福。
“茶书大作家”
他的茶人生活,确切地说,茶书作家的生活开始了。
通常,只有研究中国茶史、中国茶文化或对此感兴趣的人才会去故纸堆中翻检。古茶书上追唐,下迄清,普通国人理解起来尚有一定的难度,更何况是一个西方人?不过,语言对于夏云峰而言是小菜一碟,他16岁时就开始“平上去入”、“点横撇竖捺”地学起中文了,以至于他现在和中国人进行日常交流几乎是游刃有余。而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茶之情可以化为他在中国汗牛充栋的古代茶叶典籍中“寻宝”之原动力。“万事开头难。一开始肯定听不懂,看不懂,我就一直看,一直学习,在许多茶书中找前后对应之处。而且,我从小在农村生活,像古人所说的煮茶火候与烧水候汤,如果和煮饭时生火烧水联系起来,就容易理解了。比如‘活火’,是烧得猛的火,水烧得快,烟少。而‘死火’是没火苗的,烧出的水有烟味。”他随手翻开一本大部头的《中国古代茶书集成》,找到张又新《煎茶水记》那一章,和风细雨地说:“张又新提到‘夫茶烹于所产处,无不佳也,盖水土之宜’,哪里产的茶就用哪里的水来泡,如武夷山的水泡岩茶,虎跑泉泡龙井茶,讲的都是这个道理。水质对茶的影响很大。”他觉得似乎还少了点什么,又沉默了一阵子说:“加拿大有很多枫树,每到3月冰雪融化时,枫叶上就有液体滴下来,这时只要在树上凿个洞,就有枫浆流出,尝起来很甜,用它泡铁观音非常好喝。”这是他所谓的“印第安泡茶方式”。
就这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