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李龙云剧作的悲剧主题.doc
论李龙云剧作的悲剧主题
【摘要】悲剧意识是人类从现实世界到达理想境界的历史活动中生成的,是人类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的体现;同时也反映着人类在实践中实现自我超越的精神历程。李龙云作为新时期剧坛上一位立足于现实主义的剧作家,他的作品充满着强烈的悲剧意识。本文试图从人与自我的冲突、人与社会的冲突来论述李龙云作品的悲剧主题。
【关键词】李龙云;悲剧主题;冲突
在戏剧创作中,悲剧意识往往是剧作家创作的思想和灵魂。它伴随着社会历史发展和人类文化的进步而发展变化。特别是,由于剧作家会受所处时代的文学思潮、文化语境、哲学思潮的影响,他们的悲剧意识无不打着鲜明的时代印记。李龙云的戏剧创作植根于“文革”结束后的新时期,历史的沧桑、社会的动荡、人生的 沉浮乃至个人成长中的苦难等经历奠定了其剧作的悲剧基调;中国古典悲剧的传统及老舍、鲁迅等前辈作家的创作积淀;加之,西方哲学、西方戏剧理论、戏剧观念的精神营养等共同构建了李龙云的审美世界。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历史和现实的交叉融合促成了李龙云悲剧意识。他笔下的悲剧是他个体经验的,也是我们民族共同经历的,同时更是人类无法逃脱的共同境遇。
一、人与自我的冲突
奥尼尔说过,戏剧唯一的主题是人同自己命运的斗争,过去是同上帝斗,现在是同自己,同自己的过去,同自己寻求归宿的夙愿斗。换句话说也就是在戏剧中表现人与自身的冲突与斗争,这是戏剧永恒不变的主题。李龙云说世界上最残酷的斗争是人与自身的搏斗。人与自我的冲突是李龙云悲剧冲突的重要内容之一。
依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人的心理结构是动态的,包含着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在社会实践中,很多时候这三者不是和谐统一的,因此人的精神内部各种心理力量就会发生矛盾冲突,表现在人的情感世界中则形成理性与非理性两种状态。人内心的冲突也就是这两种状态的冲突。在现代社会巨大的压力下,人类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变态心理,人心充满了可怕的冲动和不可知的本能与下意识。李龙云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揭露和剖析,揭示的人类悲剧的根源往往在于人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控制自己,并导致无法正视现实,从而陷入更深的身心的纠葛与痛苦之中。
从人与自我的关系的角度看,《洒满月光的荒原》可以看作是一部心理剧。“在心理剧中,引起疼痛的斗争是在人物自己的头脑中进行的――这种斗争是在不同的心理冲动之间进行的。” 《洒满月光的荒原》采用散体结构,大量人物内心独白和哲理思考构筑全剧。重在展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搏击与拷问。李龙云在这部剧作中着力表现着人作为主体其内在心灵的矛盾和冲突。马兆新与细草的感情关系,存在着明显的感情欲求与潜在的传统意识的冲突。在马兆新的情感世界中,理性与非理性两种对立的力量始终存在着。在理性的控制下,马兆新对细草充满了温柔、爱抚与理解。他深爱着细草,也知道细草真的爱他一个人,“我应该像大哥似的守护着她,一下也不碰她。”但是非理性情感却把扭曲成一个反复无常的人,狭隘、嫉妒、占有欲使他变得暴躁与残忍,男人的所谓自尊把马兆新的理性世界击得粉碎。此时的马兆新疯了似的轰赶着辕马,把自己的女人送给一个愚笨的马车夫。他的情感受着理性与非理性的双重拷问,心中无限痛苦,马兆新始终处于与自身的斗争之中。
二、人与社会的冲突
人与自身的冲突应该归属内部冲突,而人与社会的冲突则属于外部冲突。任何悲剧的冲突都起源于人在实践中形成的利益和需要。人的利益和需要又受到外部条件或内部条件的限制,从而产生外部矛盾或内部矛盾。如果矛盾得不到解决,就会激化为外部冲突或内部冲突。”
人类自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私有制后,贪婪就成为人类的一大弱点。在中国同样如此,改革开放后,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在占有欲的驱使下,人变得更为复杂,人与人之间的猜忌、冷漠、虚假、拒绝沟通,人们相互倾轧、欺骗,每个人都变成了一个神秘体。在贪婪的占有欲作用下,人们的价值取向,人际关系,伦理道德都被扭曲了。李龙云让他笔下的主人公在人性的冲动,贪婪的占有中完成了异化的过程,也完成了人生悲剧的过程。在《叫我一声哥,我会泪落如雨》中,小骡就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一个典型。全剧共八场,加上序幕和尾声。第一场,1978年冬天,十年北大荒的知青生涯终于结束,小骡告别了这块埋葬着自己的青春、爱情和友情的地方,回到了北京。当时还心性纯朴的小骡面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充满了新鲜、兴奋和希望。急于找到“发小儿”二祥,倾诉心中的感受。第二场,改革开放的思想深入人心,大家都在努力摆脱贫困。兄弟俩利用四年时间攒够了钱着手创业,在一桩明显吃了大亏的交易中,换取了老杨头的文利栈破门脸,准备开酒馆。第三场,兄弟俩的艰难创业被小骡父亲认为败家之举。第四场,开市不吉,遭受挫折的小骡开始动摇,小骡在众人的扶持中终于一步步前进,生意日益红火。第五场,二祥的嫂子陈静要改嫁了,小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