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与法律(四)(b).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闻报道与法律(四)(b)

此節完 范志毅案 (2002) 被告作为新闻媒体 对社会关注的焦点进行调查 行使其报道与舆论监督的权利 以期给社会公众一个明确的说法,并无不当 即使原告认为争议的报道 点名道姓称其涉嫌赌球有损其名誉 但作为公众人物的原告 媒体在行使正当舆论监督的过程中 可能造成的轻微损害应当予以容忍与理解 范志毅敗訴 要承担案件受理费人民币2,110元 张靓颖案 (2006) 张靓颖诉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名誉权纠纷案 案情 《东方早报》刊登文章 《揭密明星“耍大牌”××晃点慈善活动张靓颖酒店耍客服》 ‘我要一个总统套房,我的四个助理每人要一间标准间’”, 无度地呼叫客房服务,大部分食物都仅仅品尝了几口 张靓颖 内容完全捏造,众多媒体转载 严重损害名誉,带来极大精神压力和痛苦 张靓颖案 (2006) 控告出版《东方早报》的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要求停止侵权,消除影响 在《东方早报》、《解放日报》、新浪网、搜狐网上赔礼道歉 赔偿 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000 元 公证费2,000元 律师费30,000元 张靓颖案 (2006) 被告: 无法举证 证明报道的来源和真实性 相关报道是娱乐圈内人士提供 爆料人不愿到庭作证 宾馆方面 也不肯提供原告的消费记录 张靓颖案 (2006) 虽然报道会给原告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但被告并无主观恶意 以往对原告的报道大多也是中性或正面的 原告作为公众人物 应对媒体的监督采取宽容的态度 张靓颖案 (2006) 法院认为 原告“耍大牌”行为,该文的新闻来源、文章内容是否属实 被告并无任何证据佐证 应认定被告的新闻报道有所不妥 但纵观全文 无任何侮辱性文字 也未对原告的人品或道德等作出任何倾向性的评价 张靓颖案 (2006) 其他媒介的报道 大大超出涉案文章的内容 尤其是网站上的回帖,言辞不妥,更非被告所能控制 细读以往被告对原告的相关报道 不乏中性甚至正面褒扬的文章 故仅从涉案文章而言 显然无法认定被告存在侵害原告名誉的故意 文章内容也尚未构成对原告名誉的侵害 张靓颖案 (2006) 自“超女”大热以来,歌迷对艺人的一言一行也有知晓的渴求 被告遵循新闻报道的规律,追逐热点,满足大众对“超女”活动的知情权,本无可厚非,但对于报道新闻来源及内容的真实性显然应加强审核,以免以讹传讹,造成不良影响 原告作为演艺人士,对于歌迷的热情和媒体的追逐,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轻微损害亦应给予适度的理解和宽容,以满足公众需求,并共同促进新闻行业的自律和进步 张靓颖案 (2006) 被告发表的涉案报道虽有不妥之处,对原告造成一定的伤害, 但其行为尚不符合侵害公民名誉权的法律特征 本院不予支持原告诉讼请求 案件受理费15,270元,由张靓颖承担 杨丽娟诉南方周末案 案情 周方周末发表了一篇 《你不会懂得我伤悲-杨丽娟事件观察》(2007年4月12日) 杨不满 认为作者用恶意猜测的心态、夸大其词的手法、丑化她的语言,用暗示等 把杨塑造成一个很恶劣形象:城府很深、 对父母很不好,野心勃勃、 顽固极端、 做人没有诚信、 性格怪异、 不讲卫生、 喜怒无常、 暴戾乖张、 很有心眼 还写了杨不想说辍学经过,不想说与父母关系,还有感情上一些经历 杨认为文章 揭露她的隐私,并且夸大其词,侵犯了她的名誉权 杨丽娟诉南方周末案 一審: 判楊敗訴 楊不服,上訴 二審: 楊亦敗訴 要負擔案件受理費1000元 杨丽娟诉南方周末案 二審法院判決 杨丽娟及其父母 多次主动联系、接受众多媒体采访 均属自愿型的公众人物 自然派生出公众知情权 南方周末的文章 目的: 揭示追星事的成因,引导公众对追星事件有真的了解和客观认识 内容: 自然涉及杨和父母的社会背景,社会关系,成长经历 杨丽娟诉南方周末案 相关隐私 是揭示追星事件的悲剧性和反常态的关联要素 法院认为 文章表面确是涉及杨的个人隐私 但这隐私与社会公众关注的社会事件相关系时 自然成为公众利益的一部份 南方周末行使报道与舆论监督的权利时… 文章即使披露了杨的隐私 但作为公众人物,杨对可能的轻微损害应当予以容忍 杨丽娟诉南方周末案 新闻素材 整理后才撰写文章 已删除可能对杨迼成严重影响的敏感素材 也没有过度渲染杨的隐私 故周方周末已尽了谨慎注意义务 不存在侵害杨隐私的主观过错 文章没有用侮辱性言词刻意丑化、贬损杨 亦未掺杂对杨的人品、道德等的负面评述 故南方周末客观上也不存在以侮辱、诽谤方式侵害杨的违法事实 杨丽娟诉南方周末案 后话: 法院维护报道的自由和权利→南方周末嬴了官司 但道德方面又如何?有否争议? 二审时,南方周末的辩护理由有多个,其中包括:  杨家三口不断接受各媒体采访,求助政府部门和国家主席,大谈自己私人生活,希望借此嬴得公众的同情和支持,最后导致父亲自杀,引起社会各界对追星事件的高度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