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令趣闻(三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酒令趣闻(三则).doc

酒令趣闻(三则)   酒令,即旧时人们饮酒助兴取乐的游戏,也是弘扬我国酒文化的一种特有方式。      饮酒行令是件很有趣味的事。人们在饮酒之时,适当地把酒令应用到饮酒当中,会增加饮酒的乐趣,提高饮酒的格调与情趣。   我国的酒文化历史悠久,蕴涵丰厚,酒令趣闻很多。下面是笔者从浩瀚的酒文化中撷选的三则古人酒令趣闻,以飨广大酒友和读者,共赏、共品、共享酒文化的魅力。      圣贤愁      传说,有个专好食白的人,方圆百里,不论谁家婚丧嫁娶举办酒宴,他都不请自来,久而久之,大家把他的真名真姓倒都忘了,都唤他叫圣贤愁。   为什么叫圣贤愁呢?原来古代嗜酒的人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这个浑名也就是取酒中圣贤见了他都发愁的意思。这事后来惊动了八仙中的张果老和吕洞宾,他们两个相约,特地来到一家酒店,专等圣贤愁来,准备略施神通,将圣贤愁戏弄一番。   果不其然,圣贤愁闻香而至。   张果老说:“吾等饮酒,正嫌缺个伴儿,今日老兄大驾光临,老夫亦觉三生有幸,请问尊姓大名?”   “岂敢,岂敢。在下专好结交酒友,只图席上吃个痛快。人说天上神仙见了我都畏惧三分,唤我圣贤愁,其实过奖。”   吕洞宾听后说:“好个圣贤愁,幸会,幸会。现在席上有酒无菜,若不就以其尊号圣贤愁三字为令,各说之字,最后要取出自己身上一物作下酒小菜,否则没得吃。”吕洞宾略一停顿,首先行令说:“?}(圣)是耳口王:耳口王,耳口王,圣人吃酒不癫狂,可惜盘中无小菜,割只耳朵尝一尝。”说完,吕洞宾用刀将自己的耳朵刷地一下割下来放在盘中。   张果老趁势接着说:“?t(贤)是臣又贝:臣又贝,臣又贝,贤人吃酒多不醉。可惜盘中无小菜,割下鼻子尝尝味。”说着,也用刀刷地一下割下自己的鼻子放在盘子里面。   这时,吕洞宾和张果老都在等着圣贤愁的洋相。心想,我们二人是神仙,耳朵、鼻子割下来还可以复原,你圣贤愁不过是徒有虚名,凡人一个,究竟比不得我们神仙,看你这回如何施展。   岂知圣贤愁究竟不愧为圣贤愁,竟毫不为难地说:“愁是禾心火:禾心火,禾心火,愁人吃酒抢先斟。可惜盘中无小菜,拔根汗毛赛山珍。”   吕洞宾、张果老听了生气地说:“我俩为了请您吃酒,连耳朵、鼻子都献了出来,你这个人怎么这样小气,只拔根汗毛呢!”   圣贤愁哈哈笑道:“要不人们怎么称我圣贤愁呢?今天是遇见你们二位老兄如此慷慨大方,感动了我,要是换了别人我还一毛不拔呢!”      王安石      王安石是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和文学家。他虽居宰相之职,日理万机,政事繁忙,但业余生活却是丰富多彩的。   有一次,王安石和客人们在一起喝酒,花厅四周古树参天,各种鸟儿的叫声啾啾唧唧,十分好听。王安石忽然心血来潮,对客人们说:“百鸟和鸣,悦耳舒心,真天籁也。吾等何不以《四书》中成句作禽言令,以效口技之戏呼?”于是率先学燕语呢喃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此句出于《论语?为政》。王安石在这里引用此句,纯粹是为了模仿燕子的叫声。此句若快速而较含混地读来,叽叽唧唧,却也非常神似呢。   座中史学家刘??,是个极诙谐、机敏、风趣的人物,他胸有成竹地问王安石:“寻章摘字可以吗?”王安石回答说:“可以。”于是,刘??不假思索,迅即学鹁鸪叫:“觚不觚,觚;觚不觚,觚。”   客人们看着刘??将手圈成喇叭状,拖曳着腔调的精彩的口技表演,不觉都鼓起掌来,大笑不已。   “觚不觚,觚哉”,出自《论语?雍也》,觚,(音gu),是一种古代盛酒的器皿。刘??出于拟声的需要,摘出“觚哉”中的“觚”字。紫燕鸣音急促,鹁鸪叫声舒徐,王安石和刘   ??的禽言令异曲同工,别有情趣。      蒲 松 龄      蒲松龄是清代大文学家。他一生穷困潦倒,以教书课读为业。闲暇则勤于著述,诗、文、词、赋、戏曲、俚曲等,都有佳作,短篇小说《聊斋志异》是他的代表作。该书以鬼狐影射现实,讽世喻时,入木三分,麟虫草兽,皆著人情,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人民性。   有一次,侍郎毕谊设宴款待他和王士祯等人。席间有人倡议行令,第一句要三字同头,第二句要三字同边,第三、四句要呼应一、二句,与之贯中成意。   毕谊是康熙进士,有文才,又是东道主,于是首先说:“三字同头左右友,三字同旁沽清酒。今日幸会左右友,聊表寸心沽清酒。”   王士祯接着说:“三字同头官宦家,三字同旁绸缎纱。若非当朝官宦家,哪能穿上绸缎纱?”   接着轮到蒲松龄,他想到了在官绅地主的重重压榨盘剥之下,百姓的呻吟和诅咒,于是说:“三字同头哭骂咒,三字同旁狼狐狗。山野声声哭骂咒,只因当道狼狐狗。”   蒲松龄的一番话,说得王士祯好生尴尬。             4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