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少年犯罪中的人格障碍类型分析.doc
青少年犯罪中的人格障碍类型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日益增多,法学界对青少年犯罪原因的研究深入化、多元化。本文试从人格障碍的角度对青少年犯罪原因进行新的理论探讨,归纳和分析了青少年犯罪中典型的人格障碍类型以及青少年人格障碍者的犯罪特点,对预防青少年犯罪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in China, law circles academic study of the causes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is in-depth and diversified. This paper explores new theories on the causes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rsonality disorder and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typical personality disorder type and criminal characteristics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prevention which provide a reference significance to prevent juvenile delinquency.
关键词:人格障碍;青少年犯罪;青少年人格障碍者
Key words: personality disorder;uvenile delinquency;personality disorder
中图分类号:D9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2-0164-01
1人格障碍概述
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又称变态人格(abnormal personality)、病态人格、精神病态或人格异常,犯罪心理学学者罗大华认为,人格障碍“是一种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人格发展内在不协调的状态。”也有学者认为,人格障碍是指个体的人格在发展和结构上明显偏离正常的方向,以至于他不能具有适应一般社会生活的心理特征和人格特征。上述两个概念的基本含义是一致的,只是阐释角度不同而已,所谓“状态”可以看作是“心理特征和人格特征”的综合反映。
人格障碍研究发展史表明,理论界对精神病态与人格障碍的界限划分并不明确,精神病态随着心理学中行为学说的兴起,才逐渐与人格障碍区分开来,用以专指反社会行为的人格异常。到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精神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对精神病态和人格障碍进行了分类。随后,变态心理学家们陆续对两者作了概念上的严格区分。
人格障碍并非精神疾病,但是与精神疾病存在相似之处而且有易发精神疾病的倾向。人格障碍通常始发于幼年,特征不明显,至青年期表现于外并且定型,持续至成年期或者终生。人格障碍者的人格结构与其组成部分在均衡发展方面产生障碍,日常表现为情感和意志与常态人格不同,偏离正常方向。人格障碍者通常没有认识过程障碍和智能缺陷,但普遍缺乏道德观念和正常的性格、理智与情感等。人格障碍者个性结构的畸形发展或发展严重不足,使得个体的整体个性呈现不稳定、不协调状态。个体的情感严重变异,情感淡漠,易走极端。个体行为缺乏目的性、计划性,动机单纯、简单,自制力差。个体能理解自己的行为后果及产生的相关社会评价,但通常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自幼就出现与周围人甚至亲友的交往障碍,常与人产生冲突,难以适应社会生活。人格障碍者缺乏对他人及社会的责任感、同情心。人格障碍形成后存在相对稳定性,难以改变。
2青少年犯罪案件中的典型人格障碍类型
①偏执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又称妄想型人格障碍,患者以猜疑和偏执为主要特点,固执、死板,极度敏感,心胸狭隘,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爱嫉妒,对别人获得成就、荣誉颇为紧张,寻衅争吵,公开或背地抱怨、指责别人,不能与朋友、同事相处融洽;自视甚高,习惯性推卸责任;自卑,过高要求别人,不轻易信任别人,对别人充满猜疑;办事情从个人情感角度出发,对形势不能做出正确、客观判断,主观性、片面性大;如果建立家庭,常怀疑自己配偶不忠于自己,家庭不和睦;喜欢将与己无关的事情与自己对号入座。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易产生关于被害的、关系的、嫉妒的妄想,可能产生报复性或攻击行为与自杀行为,多见于男性。②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又称为精神病态或社会病态、悖德型人格障碍或称“无情型”等,该类人格障碍与犯罪密切相关,倍受犯罪学领域关注。患者以反社会行为为主要特征,性格暴躁,具有高度的冲动性和很强的攻击性,对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雍正一年烧六十五件珐琅彩.doc
- 雍正霁蓝冠绝清代蓝釉瓷.doc
- 雏蛋鸡新城疫与禽霍乱混感的诊治.doc
- 雕塑,不仅是雕塑的.doc
- 雕塑市场:黎明前的悸动.doc
- 雕塑遗存对造型实践的启示.doc
- 雨季造林技术研究.doc
- 雨林深处的炊烟.doc
- 雨果与伯尔尼公约.doc
- 雨棚催热地下通道经济.doc
- 2025年智能快递驿站行业政策与市场机遇报告.docx
- 2025年校园安全防范中新能源电动巡逻车采购可行性分析.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智慧旅游区的应用前景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家居报告: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法律责任与用户隐私保护.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与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结合的可行性研究.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远程医疗诊断中心在基层医疗机构运营管理中的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老年活动广场智能化升级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社区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市场应用前景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垃圾分类回收与处理中的智能化改造路径.docx
- 2025年本土半导体材料产业链国产化战略布局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