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整合 轻绳、轻杆、轻弹簧
轻绳、轻杆、轻弹簧三种模型的特点及其应用
在中学物理中,经常会遇到绳、杆、弹簧三种典型的模型,在这里将它们的特点归类,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一.三种模型的特点
1.轻绳(或细绳)
中学物理中的绳和线,是理想化的模型,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①轻:即绳(或线)的质量或重力可以视为等于零。由此特点可知,同一根绳(或线)的两端及其中间各点的张力大小相等;
②软:即绳(或线)只能受拉力,不能承受压力。由此特点可知:绳(或线)与其他物体的相互间作用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子;
③不可伸长:即无论绳(或线)所受拉力多大,绳子(或线)的长度不变。由此特点可知:绳(或线)中的张力可以突变。
2.轻杆
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①轻:即轻杆的质量和重力可以视为等于零。由此特点可知,同一轻杆的两端及其中间各点的张力大小相等;
②硬:轻杆既能承受拉力也能承受压力,但其力的方向不一定沿着杆的方向;
③轻杆不能伸长或压缩。
3.轻弹簧
中学物理中的轻弹簧,也是理想化的模型。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①轻:即弹簧的质量和重力可以视为等于零。由此特点可知,向一轻弹簧的两端及其中间各点的张力大小相等;
②弹簧既能承受拉力也能承受压力,其方向与弹簧的形变的方向相反;
③由于弹簧受力时,要发生形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弹簧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但当弹簧被剪断时,它所受的弹力立即消失。
二.三种模型的应用
例1.如图1所示,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之间用一轻弹簧相连,再用一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静止,当剪断细线的瞬间两物体的加速度各为多大?
解析:分析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关键是分析瞬时前后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瞬时加速度。此类问题应注意两种模型的建立。先分析剪断细线前两个物体的受力如图2,据平衡条件求出绳或弹簧上的弹力。可知,,。剪断细线后再分析两个物体的受力示意图,如图2,绳中的弹力F1立即消失,而弹簧的弹力不变,找出合外力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瞬时加速度,则图2剪断后m1的加速度大小为2g,方向向下,而m2的加速度为零。
例2.如图3所示,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在斜杆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下列关于杆对小球的作用力F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小车静止时,,方向沿杆向上;B.小车静止时,,方向垂直杆向上;
C.小车向右以加速度a运动时,一定有;D.小车向左以加速度a运动时,有,方向斜向左上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解析:由题意可知:小球与车具有相同的运动状态,小车静止,球也静止。对球进行受力分析,静止时所受的合力为零,即杆对球的作用力应竖直向上,A、B错。当小车向右加速时,球也向右加速,那么球所受的合力应向右,大小为ma。球所受的合力为球受到的重力和杆的作用力合成的,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杆的作用大小为,方向斜向右上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若加速度为,则杆对球的作用力一定沿杆的方向。车向左加速与向右加速分析一样,所以本答案为D。
例3.(1)如图4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被弹簧和水平细绳悬挂而处于静止,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现剪断水平绳,此瞬间弹簧的拉力为 ;小球的加速度为 ,方向为 。
(2)如图5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被一根轻钢丝和水平细绳悬挂而处于静止,轻钢丝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现剪断水平绳,此瞬间轻钢丝的拉力为 ;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方向为 。
解析:初看这两题很相似,有的同学会不假思索的认为它们的答案相同。实际上是对弹簧和轻绳两种模型的特点不清楚。
(1)如图6所示,细线剪断前小球受重力mg,弹簧的弹力F1、细线的拉力F2三力作用。三力的合力为零。F1、mg的合力水平向右与F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剪断细绳的瞬间,细线的拉力F2=0;由于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弹簧的弹力F1保持不变。弹簧的弹力F1和小球的重力mg的合力大小等于未剪断细绳时细绳的拉力F2大小,方向与其相反,如图7。故有,,方向水平向右。
(2)若把弹簧改为钢丝,当剪断细绳的瞬间,钢丝的拉力马上发生变化,由于惯性,此刻小球仍保持静止,在钢丝方向上的加速度为零。如图8所示,则,,方向为垂直钢丝向下。
与绳、杆、弹簧模型有关问题的归类分析
绳、杆和弹簧作为中学物理常见的理想模型,在中学物理习题中经常出现,尤其在曲线运动问题中更是频繁,与此有关的问题较多涉及临界和突变问题,因此易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究其原因,症结在于:不清楚这三种模型弹力产生的机理及特点;不清晰物理过程,尤其是由一种状态突变到另一种物理状态时,突变点的分析;以及临界状态对应的临界条件。本文将结合复习,谈谈对这类问题的分析思路与方法。
一、三种模型弹力产生的特点:
细绳只能发生拉伸形变,即只能提供因收缩而沿轴向里的弹力,但弹力的产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2024年秋季新版教材).pptx
- 心房颤动患者心脏康复指南.pptx VIP
- 2023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指南.docx
- 第12章 机械效率 难题练习 2021年初中物理培优(重点高中自主招生 竞赛).docx VIP
- 中医内科学肥胖.pptx
- 整形外科诊疗指南.docx
- 提高四级手术术前多学科讨论完成率PDCA案例.pptx VIP
- 2025年秋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编教案教学设计(新教材).docx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pptx VIP
- 2025年新版《GAMP5(良好自动化生产实践规范)指南》中英对照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