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石油地质学重点大题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石油地质学重点大题分析

一、油气生成 1、干酪根 概念: 分类:根据元素分析采用H/C和O/C原子比绘制相关图,将干酪根分为三大类: Ⅰ型干酪根:富含脂肪族结构,富氢贫氧,H/C高,,而O/C低,一般小于0.1,是高产石油的干酪根 Ⅱ型干酪根:有机质主要来源于小到中的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富含脂肪链及饱和环烷烃,也含有多环芳香烃及杂原子官能团。 Ⅲ型干酪根:陆生植物的干酪根,富含多芳香核和含氧基团。H/C低,而O/C高,,生成液态石油的潜能较小,以成气为主。 ??①成岩作用阶段—未成熟阶段:该阶段以低温、低压和微生物生物化学为主要特点,主要形成的烃是生物甲烷气,生成的正烷烃多具明显的奇偶优势。成岩作用阶段后期也可形成一些非生物成因的降解天然气以及未熟油。该阶段Ro小于0.5%。②深成作用阶段—成熟阶段:按照干酪根的成熟度和成烃产物划分为两个带。 生油主带:Ro为0.5~1.3%,又叫低—中成熟阶段,干酪根通过热降解作用主要产生成熟的液态石油。该石油以中—低分子量的烃类为主,奇碳优势逐渐消失,环烷烃和芳香烃的碳数和环数减少。 凝析油和湿气带:Ro为1.3~2.0%,又叫高成熟阶段,在较高的温度作用下,剩余的干酪根和已经形成的重烃继续热裂解形成轻烃,在地层温度和压力超过烃类相态转变的临界值时,发生逆蒸发,形成凝析气和更富含气态烃的湿气。??? ???? ③准变质作用阶段—过成熟阶段:该阶段埋深大、温度高,Ro>2.0%。已经形成的轻质液态烃在高温下继续裂解形成大量的热力学上的最稳定的甲烷,该阶段也称为热裂解甲烷(干)气阶段。 3、生成油气 物质基础:干酪根 地质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 大地构造环境和岩相古地理环境 晚期生油理论认为:油气生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足够的有机质并能保存下来;一是要有足够的热量保证有机质转化为油气。 大地构造环境:主要有三种情况,欠补偿环境、过补偿环境和补偿环境,只有长期持续下沉伴随适当升降的补偿环境,能保证大量有机质沉积下来,而且造成沉积厚度大,埋藏深度大,地温梯度高,生储频繁相间广泛接触,有助于有机质向油气转化并排烃的优越环境。?? 岩相古地理环境:主要有海相和陆相,海相中浅海大陆架、三角洲区以及海湾、泻湖这些环境,对有机质的保存和转化有利,是有利的生油区域;陆相中半深湖—深湖相区,汇集大量的有机质,沉积快,还原环境,有利于生油;浅湖、沼泽区以高等植物为主,可形成Ⅲ型干酪根,是生气的主要区域。 演化过程 4、评价生油岩 ①有机质的丰度:常用指标有有机碳、氯仿沥青“A”、总烃,一般这些指标高,丰度高。 ②有机质的类型:常用的指标有化学分析法,采用H/C和O/C原子比绘①制相关图,即范氏图(Van Krevelen图)来判断;热解资料的氢指数和氧指数;有机质的显微组分来确定。Ⅰ型、Ⅱ型干酪根为主要生油母质,Ⅲ型干酪根为主要生气源岩。 ③有机质的成熟度:可用镜质体反射、孢粉和干酪根颜色、岩石热解资料、正烷烃奇偶优势来确定,颜色越深,Ro大于0.5%,CPI值接近1为成熟源岩。 ④有机质的转化指标:可用总烃/有机碳或氯仿沥青“A”/有机碳。 根据以上资料进行综合评价。 二、储集层和盖层 1、碎储的主要储集空间和影响因素 碎屑岩储集层的孔隙类型包括原生孔隙和次生孔洞。原生孔隙有粒间孔隙和杂基孔,次生孔洞有粒间溶孔、颗粒或粒内溶孔、铸模孔、晶间孔、超大孔、溶洞和裂缝,其中裂缝包括层间与收缩缝、成岩缝和构造缝。 影响碎屑岩储集层储油物性的因素有: ① 沉积作用是影响砂岩储层原生孔隙发育的因素 矿物成分:矿物的润湿性强和抗风化能力弱,其物性差。? ??????????? 岩石结构:包括大小、分选、磨圆、排列方式。当分选系数一定时,粒度越大,有效空隙度和渗透率越大;粒度一定时,分选好,孔渗增高 立方体排列,孔隙度最大,渗透率最高。 杂基含量:含量高,多为杂基支撑,孔隙结构差;以泥质、钙泥质胶结的岩石,物性好。 ②成岩后生作用是对砂岩储层原生孔隙的改造及次生孔隙形成的因素压实作用结果使原生孔隙度降低;胶结作用使物性变差;溶解作用的结果,改善储层物性。 2、碳储的主要储集空间和影响因素 碳酸盐岩储集层一般分三类,孔隙型、溶蚀型、裂缝型。 孔隙型储集层主要以原生和次生粒间孔隙、生物骨架孔隙、晶间孔隙等为主,其物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沉积环境,不同沉积环境导致颗粒的成分、分选、磨圆和胶结物的不同; 溶蚀型储集层主要以溶蚀孔、洞为主,其孔隙发育取决于岩石本身的溶解度和地下水的溶蚀能力; 裂缝型储集层主要以构造裂缝为主,其孔隙发育取决于岩石的性质和所受构造应力的大小。 复合型储集层可同时出现孔、洞、缝三种或其中两种储集空间,有利于形成储量大、产量高的大型油气田

文档评论(0)

1057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