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慢性牙髓炎【英文名】chronicpulpitis介绍.PDFVIP

【疾病名】慢性牙髓炎【英文名】chronicpulpitis介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疾病名】慢性牙髓炎【英文名】chronicpulpitis介绍

【疾病名】慢性牙髓炎 【英文名】chronic pulpitis 【缩写】 【别名】 【ICD 号】K04.0 【概述】 慢性牙髓炎 (chronic pulpitis)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型牙髓炎,有时临 床症状很不典型,容易误诊而延误治疗。 【流行病学】 【病因】 1.细菌感染 感染是牙髓病的主要病因,侵入髓腔的细菌及其毒素是牙髓 病变的病源刺激物。细菌侵入的途径多数从冠方进入,也可经由根尖孔、牙根 的侧副根管逆向进入髓腔。侵入牙髓的细菌主要来自口腔菌系,以兼性厌氧菌 为主,牙髓的感染多为混合感染。 (1)从冠方经牙体感染 (coronal ingress):这是牙髓感染发生最多、最主 要的途径。当牙釉质或牙骨质的完整性被破坏时,细菌可由暴露于口腔中的牙 本质小管进入牙髓,或由裸露的牙髓直接侵入,引发牙髓的感染。 ①深龋:是引起牙髓感染最常见的原因。细菌在感染牙髓之前,其毒性产 物可通过牙本质小管引发牙髓的炎症反应。当细菌侵入牙本质的深度距髓腔< 1.1mm 时,牙髓即可出现轻度的炎症;当细菌距牙髓<0.5mm时,牙髓发生明显 的炎症;当细菌距牙髓<0.2mm时牙髓内可找到细菌。 ②形成牙体缺损和发育缺陷的一些非龋性牙体硬组织疾病:如楔状缺损、 隐裂等,牙发育异常中的牙内陷、畸形中央尖等。这些疾病也可因牙本质小管 暴露而引发牙髓感染。 (2)从牙根逆向感染 (radicular retrogenic infection): ①经牙周袋感染:重度牙周病时,牙周袋深达根尖部,袋内细菌可由根尖 孔进入髓腔。在磨牙,根分叉处有许多侧副根管,即使牙周袋不很深,细菌、 毒素也可经由侧支根管侵入牙髓。 细菌由根方侵入后,牙髓炎症由根髓开始,临床上又称为逆行性牙髓炎 (retrograde pulpitis)。 ②血行感染 (hematogenic infection):当机体处于菌血症或败血症时,细 菌、毒素可随血行进入牙髓,引起牙髓炎症,称为血源性牙髓炎,但临床极为 少见。血运中的细菌易于在已有感染、坏死或受损的部位聚集停留,称为引菌 作用(anachoresis)。如在狗链球菌菌血症试验模型中,全部氢氧化钙盖髓的健 康试验牙髓中均可观察到有链球菌定植。临床上也可见到受 创伤的牙髓发生 退行性变,再被血行中的细菌感染,导致炎症、坏死。 2.牙创伤 (1)急性创伤:突然外伤所造成的牙冠折断,牙髓直接受到外力创伤或裸露 的牙髓被细菌感染。根折患牙,由于牙髓的血液供应受阻,牙髓可部分丧失活 力甚或全部坏死。牙震荡患牙,根周膜受伤,根尖部的血管挫伤、折断,影响 牙髓的血液循环 。 (2)慢性创伤:牙齿在长期行使咀嚼功能过程 中所形成的生理磨耗、慢性损 伤[如:磨损、牙酸蚀症、磨牙症(bruxism)等)以及长期 咬合创伤 (occlusal trauma),一方 造成牙体硬组织的过度丧失,另一方 造成根端血运障碍,进 而导致一系列牙髓病理改变。 3.物理和化学的因素 在进行牙齿、颌 部 检查、治疗过程 中,有些操 作过程或修复材料本身的物理、化学变化可能产生对牙髓的刺激,也有因术者 操作失误而造成牙髓的损害。 (1)物理刺激: ①温度:牙髓对温度有一定 耐受阈 (10~60℃)。牙体治疗过程 中,用高 速旋转器械对牙体硬组织进行预备时 手术切割产热,树脂材料直接修复时 聚合产热,牙冠修复体在干修整抛光时 摩擦产热 以及深洞充填直接使用金属 材料所产生 温度传导,均可致使阈外温度刺激牙髓,造成牙髓损伤。 ②电流:口腔中两种 以上金属材料作为修复体所产生 流电作用 (galvanism),或使用牙髓电活力测试仪通入过强电流的不正确操作,均可引起 牙髓病变。 ③过度干燥 :在牙体预备过程 中,若使用气枪、乙醇、乙醚等过度干燥新 切割 的牙本质断 ,会使牙本质脱水,胶原纤维变性、塌陷,成牙本质细胞及 其突起萎缩、坏死,进而造成牙髓病理改变。 (2)化学刺激: ①窝洞消毒剂:如酚类、硝酸银、酒精等对细胞有一定毒性。深洞时,当 剩余洞底厚度<2mm 时,可造成对牙髓的刺激。 ②充填材料:含有酸和毒性杂质,如磷酸锌水门汀 中 正磷酸、硅酸盐水 门

文档评论(0)

yanmei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