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水乡艺韵.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 水乡艺韵

第三单元 水乡艺韵 1.粤剧、书画艺术 顺德是粤剧发源地之一,粤剧五大流派顺德独占其三,素有“千顷鱼塘千顷蔗,万家灯火万家弦 ”之美誉。 顺德的乡间曲艺社(俗称“私伙局”)名闻遐迩,其中尤以均安、容桂、大良为盛。据闻几年前中国曲协的专家来顺德考评“中国曲艺之乡”时,更引用了“万家灯火万家弦”来形容顺德的私伙局之盛况。入夜,华灯初上,三三两两的“伙记”们便来到了村口的祠堂,虽说是祠堂,但颇有点现代气息,橱窗内的锦旗奖杯见证了曾经的荣誉。弹琴的,拉二胡的,吹笛的,敲铜锣的,各就各位,没有半点含糊。悠扬的乐韵伴着清脆圆润的唱腔,透过夜空,飘进了万家灯火。 2.民间音乐 锣鼓柜 锣鼓柜,其实是用花缕木做成的亭轿式可抬动的木柜,上面雕刻着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里面装有用作吹、拉、弹、奏、击的各类乐器,以“柜”为单位组成一个演奏班底。锣鼓柜的演奏盛行于清朝康熙年间,以杏坛、均安两地最为有名。光绪年间,杏坛高赞村的锣鼓柜远赴广西演奏,一举夺得“两粤升魁”锦标。 “龙舟”说唱(龙舟歌和咸水歌)   “龙舟”说唱是一种民间说唱艺术。起源于清代,20世纪50年代前流行于县境及广州方言地区,以顺德腔为正宗。艺人多在茶楼,乡渡和分村大榕树下卖唱。手持一具木雕小龙船作道具,胸前持小锣小鼓。边唱边敲,内容多为谐趣故事及平安祝颂语。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龙舟”被应用于社会宣传,艺人所编写的反清、抗日及控诉“三害”(吸毒、赌博、嫖妓)等长篇唱词,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龙舟说唱”这种“濒临绝种”的佛山特色民间艺术,在近期获得一个新生的机会——被广东省列入申请“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大名单。 咸水歌 咸水歌是劳作的人们在田间、基围、河堤树下自娱自乐和谈恋爱时唱的民歌。咸水歌已有100多年历史,是渔民用广州方言演唱的一种渔歌,又称“白话渔歌”,上世纪三十年代,顺德河涌密布,渔民打鱼在渔船相会时,互相即兴作歌对唱,形成极具乡土风情的咸水歌。咸水歌歌无定词,朗朗上口。目前只有大良新滘、逢沙、云路等居村的老年咸水歌手,在重阳节或老人欢聚的时候,偶尔传唱。上述这些地区长期同大海的咸水打交道,咸水歌之得名即与此有关。   岭南建筑---名园 广东四大名园: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顺德人文教案与课件\清晖园随拍.flv 清晖园-320x240.Flv 作业 1.唱“龙舟”是一种通俗的说唱艺术。它起源于( ),而以顺德腔为正宗。 2. 顺德的锣鼓柜的演奏盛行于清朝康熙年间,以( )两地最为有名。 3. ( )是一种即兴的方言歌,主要用顺德话演绎。歌曲的主要内容讲顺德的风土人情。 4. 顺德的乡间曲艺社,俗称( )名闻遐迩,其中尤以( )最为盛行。 5.在顺德历史上,一年中祭祖活动最隆重的是( )。 A、清明节 B、中秋节 C、冬至节 D、春节 6.有“粤剧伶王”“万能老倌”“万能泰斗”美誉的著名粤剧艺术表演家是( )。 A、薛觉先 B、马师曾 C、白驹荣 D、廖侠怀 清代 杏坛、均安 咸水歌 “私伙局” 均安、容桂、大良 C A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