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空相寺简介
空相寺简介
空相寺古称定林寺,碑刻记载上在唐代前后称作“达摩塔院”。建于东汉永平年间,与白马寺建造时间前后,距今已经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较早的寺院之一。
南北朝时期,西天二十八祖菩提达摩大师受恩师般若多罗尊者的指点,泛海东渡震旦传法。于公元526年从广州登陆,后被南朝梁武帝萧衍接至金陵(今南京)。菩提达摩在与这位六度出家、度众无数的“菩萨皇帝”交谈中,因对佛法认识不尽相投,遂不辞而别,一苇渡江至北魏。寓止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以“二入”、“四行”禅法教导学人,首传大乘禅宗与慧可。
公元536年,菩提达摩已经来中国十年有余,在完成了佛法大乘在中国的首传之后,菩提达摩大师西行游化至河洛一带,圆寂后葬于定林寺也就是今天的空相寺内。世人“高崇纪念”,就连当初与其“语不契”的梁武帝也在其圆寂后,亲自题写碑文以示尊敬。
这通碑题为《菩提达摩大师颂并序》的碑刻,碑文气势雄伟,对达摩祖师做了高度的赞颂。
公元538年,由积庵禅师筹办,在空相寺内建造了达摩灵塔、达摩殿和达摩造像碑。从此,这里便成为禅宗祖茔,佛教圣地。
达摩塔位于空相寺中轴线之南,系菩提达摩大师圆寂后,由积庵法师于东魏孝静帝元象元年(公元538年)筹建。 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由郭子仪启奏,唐代宗皇帝亲自加封为“空观之塔”,并赐御题书金字塔额。 现存达摩塔在明洪武二十八年修复过,后历沧桑巨变,多处损坏,2004年由日本达摩会出资又进行了全面的修整。
《达摩造像碑》是目前最早的达摩祖师造像碑刻,碑高1.2米,宽0.5米。碑正中刻达摩大师站像。单线条阴刻,形象逼真,头罩祥光,宽袍大袖。立意简刻,用笔流畅。 碑右上侧刻一偈语为:“航海西来意,金陵语不契,少林面壁功,熊耳留只履。”四句偈语概括了达摩在中国的生平。
达摩在中国始传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心要,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五代祖师的衣钵传承与弘扬而形成中国佛教的主流一脉---禅宗。菩提达摩大师也因其高行被尊为禅宗初祖。
在之后的历朝历代,达摩祖师不仅被朝廷所尊崇。也成为中国禅宗的代表人物,其所传《易筋经》、《洗髓经》也是少林武术的根基和来源,被后人尊为少林禅武文化的始祖;其所传的禅文化思想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所传禅宗心要也影响了亚洲乃至世界佛教。
至于空相寺名字的由来,从古至尽有很多流传。直到空相寺出土了唐代碑刻《汾阳王置寺表》,才有了空相寺易名的历史根据。2004年2月29日,空相寺护法居士在挖树坑准备春季植树时,在空相寺院内挖出堪称“镇寺之宝”的唐代碑刻《汾阳王置寺表》。它的发现为定林寺易名空相寺提供了史料佐证,并充实完善了郭子仪与空相寺、达摩塔及禅宗文化的历史渊源。对于后人研究禅宗文化、达摩文化和空相寺的兴衰史提供了珍贵的文字资料。碑高121公分、宽58公分、厚12.5公分,双面弧形顶。刻录了唐大历七年至大历八年,时任河东副元帅的郭子仪与朝廷的往来文书,有郭子仪的奏折和代宗皇帝的准奏。内容上记录了达摩祖师和达摩塔的影响里以及郭子仪与空相寺的非常因缘。
公元763年,世代信佛的唐代大将军、汾阳王郭子仪在接到朝廷平定安史之乱的圣旨,东行平乱途中,曾到空相寺上香祈福,祈求达摩祖师护佑,并许下大愿:如能顺利平乱,必将启奏朝廷“特加崇饰” 。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在平定安史之乱后的第九年,郭子仪启奏皇帝将定林寺(当时也叫达摩塔院)改为“空相寺”,并赐寺额;加封达摩祖师“圆觉大师”谥号;加封达摩塔为“空观之塔”,并赐塔额;赐度僧表。唐代宗皇帝准奏,并御笔亲题寺名、塔额,交由中使张如津送至熊耳山空相寺。郭子仪为此写了谢表。这些,在出土的碑刻中都有记载。从对“空相寺”名字的启奏,我们不难看出郭子仪对于佛法、禅宗的参悟和对达摩祖师的敬仰。
历史上流传下来很多关于达摩祖师的传说故事。其中为人乐道的有:一苇渡江、九年面壁、断臂求法、禹门示寂、只履西归等。其中《只履西归》的故事,就发生在熊耳山空相寺。
《景法传灯录》记载:达摩祖师圆寂后“葬熊耳山。后三岁,北魏宋云奉使西域回,遇师于葱岭,见手携只履翩翩独逝。云问师何往?师曰:西天去。又谓云曰:汝主已厌世。云闻之茫然,别师东迈,暨复命,即明帝已登遐矣。迨孝庄即位,云具奏其事。帝令启圹,唯空棺,一只草履存焉,举朝为之惊叹。奉诏取遗履于少林寺供养。至唐开元十五年丁卯岁,为信道者窃至五台山华严寺,今不知所在。”这段文字是对达摩祖师“只履西归”公案的详细记述。达摩圆寂后葬于熊耳山,详尽至连遗下的“只履”也有记载:这只鞋子原被送至禅宗祖庭少林寺供奉,后被五台山的一信道者偷窃至五台山华严寺,之后又下落不明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