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会价格.ppt
俗话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大家想在古代社会里可能吗?古人用什么传递信息呢? 今天我们如何传递信息? 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国。”西汉时期就有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邸报。 我国报刊业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个重要历史时期主要的报纸有哪些?其宣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兴 起 发 展 繁 荣 历程 1832年 1833年 1868年 1872年 《中国丛报》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万国公报》 《申报》 兴 起 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昭文新报》(艾小梅 1873年 汉口) 外国人创办 报刊业的发展 戊戌变法时期 辛亥革命时期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 ——《时务报》; ——《民报》; ——《新青年》; —《新华日报》、《解放日报》;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 清末戊戌变法时期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重要刊物。1896年8月9日创刊于上海,由梁启超、汪康年、黄遵宪等发起创办。梁启超任总主笔。他主编的《时务报》,为变法改革作了广泛的宣传,推动了维新运动的深入进行,也掀起了中国近代第一次办报高潮。 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创刊于东京,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海外的主要宣传阵地。孙中山为其撰写发刊词,提出了“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该报的创办及其宣传壮大了革命派的声势,也壮大了同盟会的队伍,成为进步舆论的中心。 朱执信 章炳麟 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创刊于上海,陈独秀主编。第二年改名《新青年》 。《新青年》以传播民主与科学为己任,大力宣传新思想,提倡新道德,猛烈批判封建文化思想和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引导青年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新青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影响最大的刊物 。 作用: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用: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 报刊业的繁荣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报刊业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报纸的总数从1978年的186家,发展到2000年的2007家,日报的读者超过10%。刊物的种类也急剧增加,由1978年的930种增加到2000年的8725种。内容丰富,功能增多,具有专业性、娱乐性。 (2)作用 : 扩大了信息含量,拓宽了报道领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1)表现 : 1996年,中宣部批准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该集团目前共有19种报刊,日均发行量达163万份,2000年广告总收入达13亿元,连续几年居全国报纸广告收入第一位--------目前我国批准的报业集团有31家。 年份 报纸 刊物 1978年 186 930 2000年 2007 8725 1、当前我国报刊事业发展的特点和原因是什么? 2、根据你的生活实际,谈谈这一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方式 有什么影响? 3、报刊媒介的局限性是什么? 材料二 材料一 特点:种类增多、数量增大、集团化、市场化 原因: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国家的支持、人们对科技文化更加重视 影响:开阔视野、影响观念、丰富生活、陶冶情操。。 书面化特点——要求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而且缺乏直观感染力。 报纸的缺陷? 阶段 形成 发展 繁荣 时期或时间 代表刊物 影 响 19世纪中期 1873年 戊戌变法时期 辛亥革命时期 五四运动时期 新民主主 义革命时期 新中国 成立初期 改革开放后 《中国丛报》 《万国公报》 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 《昭文新报》 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艾小梅,汉口) 《时务报》 《民报》 《新青年》 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 《红色中华》报《新 华日报》《解放日报》 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介绍各行各业模范人物及事迹;传播生产生活的知识 《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同国民党控制的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恢复了生机,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扩大了信息含量,拓宽了报道领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综合归纳 1895.2,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为他们发明的“连续摄影和放映的机器”申请了专利。 1、1905年11月,拍摄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电影 ──无声京剧影片 ,中国电影业诞生。 2、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 3、 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4、 之所以著名,是因为该片的插曲──《义勇军进行曲》,现在已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定军山》 《歌女红牡丹》 《渔光曲》 《风云儿女》 一、电影业的发展历程 1905年11月,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