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酚酰胺类衍生物合成及抑菌活性.docVIP

芝麻酚酰胺类衍生物合成及抑菌活性.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芝麻酚酰胺类衍生物合成及抑菌活性

芝麻酚酰胺类衍生物合成及抑菌活性   3,4-亚甲二氧基苯酚( 即芝麻酚,Sesamol) 是芝麻油香气的主要成分和品质的稳定剂,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及抑菌活性。同时它还是重要的药物合成中间体,用于合成除虫菊脂类农药的增效剂,典型产品如胡椒基丁醚(增效醚) ,还可用于生物碱和香料的合成。近期开发的农用杀菌剂主要有以下7种类型: 吡咯类、三唑类?p甲氧基丙烯酸酯类?p苯(苄) 胺基嘧啶类?p?f(咪) 唑啉(酮) 类?p氨基酸衍生物?p酰胺类等。酰胺类杀菌剂是一类古老的杀菌剂,数量在杀菌剂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占所有杀菌剂总数的四分之一。该类化合物被作为杀菌?┮延薪?五十年的历史,且一直有结构新颖的品种报道。众多研究结果表明,酰胺类杀菌剂主要是通过影响病原菌的呼吸链电子传递系统,从而达到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最终导致其死亡。近期报道的新的酰胺类杀菌剂最明显的特点是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 以3,4-亚甲二氧基苯酚活性基团为原料,经醚化、硝化、还原和酰化合成了9 个未见报道的新型芝麻酚酰胺类衍生物(4a1-4c1) ,其结构经1H NMR和IR 表征,并测定了其抑菌活性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安捷伦400 MHz 核磁共振波谱仪(美国安捷伦公司) ; YRT-3 熔点测定仪(天津市新天光分析仪器技术有限公司) ; DH5000BⅡ型电热恒温培养箱(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 ; SF-CJ-1A 洁净工作台(上海三发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ZF-2 型三用紫外分析仪(上海安亭电子仪器厂) ; FFIR-650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天津港东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LDZX-50FBS(上海申安医疗器械厂) 芝麻酚( sesamol) ( 纯度 99% ,苏州大新助剂厂) ,对照药嘧菌酯( azoxystrobin) 由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纯度均为99.5%。其余试剂均为市售分析纯 1.2 试验方法 1.2.1 芝麻酚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路线 化合物4a1-4c1的合成路线见图1 1.2.2 化合物1a( 3,4-亚甲二氧基苯乙醚) 的合成 同法合成1b 和1c 1.2.3 化合物2a( 2-硝基-4,5-亚甲二氧基苯乙醚)的合成 淡黄色晶体,熔点136~138 ℃(文献值136 ~ 137℃) ,产率86.3%。同法合成2b(2-硝基-4,5-亚甲二氧基苯丁醚)。淡黄色晶体,熔点78~80℃(文献值79~80℃),产率87.4%. 同法合成化合物2c。淡黄色针状晶体,熔点75~77℃( 文献值75~76℃),产率55.4% 1.2.4 化合物3a 的合成 100 mL 三口瓶中加入化合物2(2-硝基-4,5-亚甲二氧基苯乙醚)0.454g(2.0mmol) ,加入15mL无水乙醇,加10mL 二氯甲烷,使硝基化合物溶解完全,加入硫酸铜0.64g(4mmol) ,冰浴加入硼氢化钠0.3026g(8mmol) 反应0.5h,TLC(二氯甲烷∶甲醇=20∶1) 跟踪。待原料反应完后,往反应液中添加稀盐酸淬灭反应,旋蒸去除二氯甲烷和乙醇,加入20mL 乙酸乙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调pH至9,抽滤,滤液经乙酸乙酯萃取(15mL×3次) ,无水硫酸钠干燥过夜。过滤,旋蒸去除溶剂,不用分离直接用于下步反应。同法合成化合物3b和3c 1.2.5 化合物4a 的合成 向100mL 三口瓶中加入0.182g(1mmol) 化合物3,15mL 二氯甲烷,搅拌溶解后加入0.18mL(1.3 mmol) 三乙胺。0~5℃下恒压漏斗慢慢滴加5mL 二氯甲烷稀释的苯甲酰氯0.12mL(1.0mmol)中间体,反应瓶中立即出现白雾。反应0.5h,TLC 跟踪(石油醚∶ 乙酸乙酯=1∶1)。待原料反应完毕依次用5%盐酸溶液、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饱和食盐水各洗涤三次,无水硫酸钠干燥过夜。硅胶柱层析,梯度洗脱(先以石油醚∶乙酸乙酯=4∶1,再以乙酸乙酯洗脱) 得产物0.213g,产率74.8%。同法合成其他化合物 1.3 抑菌活性测定 6 种供试菌种均由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理系提供。采用离体菌丝生长速率法来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用丙酮溶解样品配置成1000mg/L的溶液,按照培养基和含药溶液的体积比9∶1 加到灭菌融化后的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 中配制成100mg/L 的带药培养基,混匀后趁热将其倒入已灭菌的培养皿内,每皿10mL,冷却备用。嘧菌酯原药和丙酮分别作为阳性对照和空白对照。供试菌培养好后,无菌条件下用0.4cm 的打孔器沿培养皿边缘长势较好的菌丝打孔取样,菌饼用接种针转移至带药培养基上,菌丝一面朝下,每皿均匀放置三个菌饼,重复三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