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铃薯脱毒种薯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对策
马铃薯脱毒种薯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对策 摘要 阐述了马铃薯脱毒种薯病害的种类及特点,并提出选用抗病性强的脱毒种薯、选好繁种地、选用无其他症状的无病害种薯、防止切刀切块传染、加强对脱毒种薯的田间管理、加强筛选并改善种薯储藏条件等防治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脱毒种薯;病虫害;发生特点;防治对策;甘肃平凉
中图分类号 S435.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4-0118-02
马铃薯脱毒种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促进了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马铃薯作为平凉市的支柱产业,2016年种植面积已达到8.33万hm2,其中脱毒种薯生产面积为1.8万hm2,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受气候和生产环境的影响,马铃薯脱毒种薯在生产过程中易受病虫害侵染而造成植株体内病毒积累,或者种薯在生产过程中植株并未感染病害,而是在收获后的储藏过程中,由于储藏环境和管理方面的原因,导致薯块感染病害。因此,在脱毒种薯的质量控制中,不仅要规范种薯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加强田间管理,而且还要进一步规范储藏加工程序,重抓种薯监管,确保种薯质量,不仅可以摆脱病害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而且还可以防止种薯的薯性退化
1 马铃薯脱毒种薯病害的种类及特点
1.1 真菌性病害
1.1.1 晚疫病。又称疫病、马铃薯瘟,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可致病株成片死亡[1-2]。发病叶片,最初在叶尖和叶缘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暗绿色水浸状病斑,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大并变成褐色,病部和健康部分交界处长出一圈白色霉层。茎部受害,出现稍凹陷的褐色条斑,潮湿时也产生白色霉层。薯块受害,出现褐色稍凹病斑。干燥时病斑变褐干枯,质脆易裂,不见白霉,且扩展速度减慢
1.1.2 早疫病。气温高,又比较干旱,土壤或病薯带菌,植株会感染早疫病。早疫病又称轮纹病、夏疫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茎干和薯块,叶片受害初为黑褐色水浸状小斑点,后逐渐扩大形成褐色轮纹病。病斑圆形或卵圆形,或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严重时病斑相连,整叶枯死,但通常不落叶。一般从下部开始发病,茎、叶柄受害多见于分叉处。块茎发病后薯皮上产生暗褐色凹陷的圆形或近圆形或不规则病斑,边缘清晰并微隆起,有的老病斑出现裂缝,皮下浅褐色成海绵状干腐[3]
1.1.3 干腐病。主要侵染块茎,发病初期仅局部变褐稍凹陷,扩大后病部出现很多皱缩,呈同心轮纹状,其上有时长出灰白色的绒状颗粒,即病菌子实体。剖开病薯可见空心,空腔内长满菌丝,薯内则变为深褐色或灰褐色,终致整个块茎僵缩或干腐,不堪食用。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组织或土壤中越冬[4]。多系弱寄生菌,从伤口或芽眼侵入
1.2 细菌性病害
1.2.1 环腐病。发病一般先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发展到全株。叶片初期症状为叶脉间褪绿,呈斑驳状,以后逐渐变黄、变枯[5]。叶片边缘也可变黄变枯,并向内卷曲。病株茎部特别是茎基部的维管束变成浅黄色或黄褐色。茎和块茎横切面出现棕色维管束,一旦挤压可能会有细菌性浓液渗出
1.2.2 软腐病。主要危害叶、茎及块茎。叶染病是靠近地面的老叶先发病,病部呈不规则暗褐色病斑,湿度大时腐烂。茎部染病多始于伤口,再向茎干蔓延,后茎内髓组织腐烂,具恶臭,病茎上部枝叶萎蔫下垂,叶变黄
1.2.3 青枯病。病株稍矮缩,叶片浅绿或苍绿,下部叶片先萎蔫后全株下垂,开始早晚恢复,持续4~5 d后,全株茎叶全部萎蔫死亡,但仍保持青?G色,叶片不凋落,叶脉褐变,茎出现褐色条纹,横剖可见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切面有菌液溢出。块茎染病后,脐部呈灰褐色水浸状,切开薯块,维管束圈变褐,挤压时溢出白色黏液,但皮肉不从维管束处分离,严重时外皮龟裂,髓部溃烂如泥
1.2.4 黑胫病。植株矮小,节间短缩,或叶片上卷,褪绿黄化,或胫部变黑,萎蔫而死。横切茎可见3条主要维管束变为褐色。薯块染病始于脐部,呈放射状向髓部扩展,病部黑褐色,横切可见维管束亦呈黑褐色,用手挤压皮肉不分离,湿度大时,薯块变为黑褐色,腐烂发臭[6]
1.3 病毒性病害
1.3.1 卷叶病毒。简称PLRV,卷叶病毒和Y病毒被认为是马铃薯病毒性病害中最重要的2种病毒,感染卷叶病毒后,叶片卷曲,呈匙状或筒状,质地脆,有的品种顶部叶片边缘呈紫或黄色,有时植株矮化,感病块茎变小,有的品种块茎切面上产生褐色网状坏死
1.3.2 X病毒。简称PVX,在马铃薯上引起轻花叶症,有时产生斑驳或环斑
1.3.3 Y病毒。简称PVY,在马铃薯上引起严重的花叶或坏死斑和坏死条斑。初始症状为叶片出现坏死、斑驳或黄化,叶片脱落,有时过早死亡。叶片坏死,开骀是斑点或环形斑,引起叶片衰萎,从植株上脱落或悬挂在茎上,有时这些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DB43∕T 140-2023 造林技术规程 .pdf VIP
- 2025广东汕尾市海丰县纪委监委招聘政府聘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飞机构造基础 液压源 液压源的组成(二).pptx VIP
- 正元地下管线数据处理系统用户手册(Zyspps Ver5.0).pdf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第2版) 茆诗松全套PPT课件.ppt
- 瑶族舞曲(管弦乐)总谱.pdf VIP
- DCS控制室全操作规程.docx VIP
- 爱立信5G四期产品及建设方案介绍.pdf VIP
-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教学课件(新教材).pptx
- 《汽车鉴定与评估》全套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