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PPT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棒狀桿菌 Corynebacterium Chun-Keung Yu DVM, PhD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棒狀桿菌 革蘭氏陽性,不規則型桿菌 含異染顆粒,多位於一端 無運動性、無芽孢、無夾膜 染色抹片中,菌體常呈「人」字形或並排成柵狀。 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 白喉棒狀桿菌 Other corynebacteria (coryneform) 伺機感染病原 致病性 白喉棒狀桿菌存在病人或帶菌者的呼吸道、或皮膚傷口中,藉飛沫或接觸傳播。 在呼吸道之黏膜寄生繁殖,產生外毒素 (exotoxin),經黏膜吸收進入血流。 局部毒性:引起發炎和黏膜上皮壞死。壞死組織、白血球及凝固血漿蛋白等形成一層灰白色僞膜,阻塞氣道 全身毒性:心肌、肝、腎和腎上腺壞死及神經傷害 白喉外毒素 一種A-B毒素 A為毒力部分,B部分的N端為厭水性,可引導A進入細胞。 白喉外毒素可接合多種體細胞。特別是心臟和神經細胞 藉影響elongation factor EF-2,使多胜鏈無法延長,抑制蛋白質合成。 流行病學 人類為唯一宿主,在人之間直接傳播 好犯5歲以下兒童 病人需隔離,有接觸而沒有注射疫苗者,要接受預防性抗生素治療 臨床症狀 Clinical Diseases Respiratory diphtheria Cutaneous diphtheria 臨床症狀 - Respiratory diphtheria 潛伏期約2-6天,呼吸道開始發炎 (咽喉炎)、低燒。很快出現衰弱和呼吸困難。 如果不迅速插管治療或以氣管切開術急救,可能導致窒息。 心臟受損引起心律不整。 另外視覺受干擾,吞嚥困難、手足癱瘓。 死亡多因窒息或心臟衰竭。 實驗室診斷 檢體:鼻腔、咽喉抹子 革蘭氏染色:珠狀桿菌+特異排列方向 培養:血液培養基、L?ffler’s培養基,或亞碲酸培養基 PCR 測毒素基因 毒力試驗 體內試驗:注射培養液於天竺鼠體內(一半預先注射抗毒素血清,另一半沒有) 體外試驗:Elek平板法 Elek test (瓊脂凝集法) 接種菌種 已知產毒菌株 測試菌株 已知非產毒菌株 含抗毒素濾紙 錫克氏試驗 Schick test 偵測人體內是否有足夠對抗白喉外毒素抗體 Intradermal injection of diphtheria toxin No skin reaction: have NT antibody Edema + necrosis: no NT antibody, (patient is susceptible to diphtheria) 治療、預防 迅速注射(1) Penicillin或erythromycin,(2) 抗毒素血清 維持呼吸道暢通 DPT三合一疫苗: 血喉外毒素經甲醛處理去毒 - 類毒素 diphtheria toxoid + pertussis + tetanus toxoid = DPT疫苗 * *

文档评论(0)

170****05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