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钢的热处理原理资料
(2)针状马氏体 (Acicular Martensite, Plate Martensite) 针状马氏体一般出现在高碳钢中,因此又称为高碳马氏体。 形态特征: 呈针片状或竹叶状,周围往往存在着残余奥氏体。针片的空间形态呈双凸透镜状。又称为片状马氏体。 亚结构: 针状马氏体的针片中含有大量的精细孪晶,因此又称为孪晶马氏体。 6.3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 原奥氏体晶界 马氏体针 影响马氏体针片尺寸的因素: 马氏体“针”或“片”的最大尺寸取决于原始奥氏体的晶粒度。 6.3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 讨论: 最早形成的针片往往贯穿整个晶粒,后形成的针片大小将受到已形成的针片的限制。因此,原始奥氏体晶粒越细小,则马氏体片也越细小。 隐晶马氏体: (Cryptocrystalline Martensite) 由于原始奥氏体的晶粒非常细小,以至于在光学显微镜下难以分辨出马氏体的针状特征,这种马氏体称为隐晶马氏体。 M针 原奥氏体晶界 针状马氏体显微组织示意图 (3)影响马氏体形态的因素 马氏体形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其形成温度,而形成温度又主要取决于奥氏体的含碳量。 6.3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 马氏体形态与含碳量的关系 板条马氏体量 0 0.2 0.4 0.6 0.8 1.0 wC% 25 50 75 100 体积分数,% 讨论: 当wC%<0.2%,马氏体转变后的组织中几乎全部是板条马氏体; 当wC%>1.0%,马氏体转变后的组织中几乎全部是针状马氏体; 当0.2%<wC%<1.0%,马氏体转变后的组织中既有板条马氏体,也有针状马氏体。 马氏体的性能 马氏体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含碳量和组织形态。 6.3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 (1)含碳量的影响 随M的wC%↑: M的硬度、强度↑, M的塑性、韧性↓, M的脆性↑ 。 高碳针状马氏体“硬而脆”。 (2)组织形态的影响 针状马氏体硬度大,塑性和韧性差; 板条马氏体韧性较好,并且具有足够的强度。 低碳板条马氏体“强而韧”。 MJ/m2 HRC HRC ak wC% 马氏体的硬度、韧性与含碳量的关系 特别提示: 马氏体的硬度不等于淬火钢的硬度。 6.3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 马氏体的硬度由含碳量决定,淬火钢的硬度则与马氏体转变结束后钢中马氏体的相对量和未转变组织的相对量有关,即随淬火钢中未转变组织的相对量增多,淬火钢硬度降低。 a、b —淬火钢;c —马氏体。 含碳量对马氏体和淬火钢硬度的影响 马氏体转变的特点 马氏体转变同样是一个形核和长大的过程。 (1)无扩散性 Fe、C、Me(合金元素)的原子均不进行长程扩散。 ?(fcc)→ M(bct)的晶格重组由原子集体的、有规律的近程迁移完成。 转变前后合金的化学成分不变。 M和原A中固溶的碳量一致。 马氏体转变是典型的非扩散型相变。 6.3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 (2)共格切变性和表面浮凸现象 ?(fcc)→ M(bct)的晶格重组以切变方式进行。 新相(M)与母相(? )保持共格关系。 6.3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 M ? ? 试样表面 浮凸 ?(fcc)→ M(bct)的切变结果 (在原抛光的表面产生浮凸现象) ? ? M 应变场 M与? 保持共格关系 (相界上的原子为两个相共有) (3)在不断降温的过程中形成 马氏体转变在一个温度范围内完成,冷却中断,转变立即停止。 马氏体转变开始的温度称为Ms点,转变终了的温度称为Mf点。 Ms点和Mf点主要取决于奥氏体中的wC%和wMe%。 含碳量对Ms和Mf的影响 ?C wC% 温度 / 重要结论: ① wC%增多,Ms点和Mf点降低。 ② 除Al、Co外,wMe%增多, Ms点和Mf点降低。 6.3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 (4)高速长大 马氏体的形成速度极快,瞬间形核、瞬间长大,速度接近声速。 (5)马氏体转变的不完全性 即使温度降低至Mf点,奥氏体也不能100%转变为马氏体。 残余奥氏体(Retained Martensite): ? →M转变结束后,总有部分奥氏体未转变而残留下来,这部分奥氏体称为残余奥氏体,记作A?、? ? 或 ? R 。 6.3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 重要结论: ① 淬火钢中A?的含量随wC%和wMe%(除Al、Co外)的增加而增加。 ② 淬火钢的硬度随A?量的增多而降低。 6.3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 残余奥氏体量 / % 奥氏体的wC%对A?量的影响 wC% 3.贝氏体转变(Bain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10月27日云南昭通市事业单位选调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VIP
- 讲义总结岩土工程勘察讲义.ppt VIP
- 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地质风险评估.pdf
- 中职 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 CS5)PS(第7章)教学课件 高教版.ppt VIP
- 市政道路监理规划-范本.pdf VIP
- 2025海南省通信网络技术保障中心招聘事业编制人员12人(第1号)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飞机上应急医疗》课件——心肺复苏的流程.pptx VIP
- 中职 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 CS5)PS(第6章)教学课件 高教版.ppt VIP
- 抖音直播社区公约.pdf VIP
-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DB50_T 989-2020 重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