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届高考一轮复习:1-3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
(对应学生用书P11) 1.某同学身高1.8 m,在运动会上他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了1.8 m高度的横杆.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大约为(g取10 m/s2) ( ) A.2 m/s B.4 m/s C.6 m/s D.8 m/s [解析] 人的重心大约在身体的中间位置,由题意知人重心上升了0.9 m.由v=2gh可知本题应选B,即人的起跳速度约为4 m/s. [答案] B 3.取一根长2 m左右的细线,5个铁垫圈和一个金属盘.在线的一端系上第一个垫圈,隔12 cm再系一个,以后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6 cm、60 cm、84 cm,如右图所示,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线的另一端,让线自由垂下,且第一个垫圈紧靠放在地面上的金属盘内.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第2、3、4、5各垫圈 ( ) [解析] 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12 cm、36 cm、60 cm、84 cm,满足1∶3∶5∶7的关系,因此时间间隔相等,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2∶3∶4,A、D满足,B正确;各个时刻末的速度之比应为1∶2∶3∶4,因此C错误. [答案] B 4.如右图所示,一根长为L=10 m的直杆由A点静止释放,求它通过距A点为h=30 m,高为Δh=1.5 m的窗户BC所用的时间Δt.(g取10 m/s2) 课时作业(三) [解题样板] 运动员跳伞表演的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降落伞打开前和打开后.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情况,如下图所示. 对于这种多过程问题,简要地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并且在图上标出相对应的物理量,不仅能使较复杂的物理过程直观化,而且更能较快地提高分析和解决复杂物理问题的能力. 北京时间2010年11月23日下午,在第十六届亚洲奥林匹克运动会跳水项目的比赛中,中国队的两名小将陈若琳和汪皓上演女子跳台双飞燕,以完美的表现和默契的配合轻松摘得10米跳台的金牌.当她们在跳台上腾空而起时,此时她们恰好到达最高点,估计她们的重心离台面高度为1 m,当她们下降到手触及水面时要伸直双臂做一个翻掌压花的动作,这时她们的重心离水面高度也是1 m.设她们静止站在台面上时重心距台面的高度为0.8 m,重力加速度g=10 m/s2,试求: (1)她们的起跳速度约是多大? (2)从起跳到入水(手掌触水)共需多长时间? [解析] 运动员的跳水过程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主要是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也有水平方向上的运动,更有运动员做的各种动作.现在要研究的是运动员的起跳速度和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这个时间从根本上讲与运动员做的各种动作及水平方向的运动无关,仅由竖直分运动决定,因此忽略运动员的动作,把运动员当成一个质点,同时忽略她们的水平运动,这样我们把问题提炼成了质点做竖直上抛运动的模型.运动员上升过程的高度h1=0.2 m.下降过程的高度h2=10 m. 二、两类复杂抛体运动问题的求解 1.自由落体与竖直上抛物体的相遇问题 当两个物体从不同位置先后做自由落体运动或两个物体分别做自由落体与竖直上抛运动时,两物体在空中相遇的条件都是两物体在同一时刻位于同一位置. 上述两种情况下两个物体的相遇问题,可以地面为参考系根据自由落体规律结合位移关系和时间关系求解,也可以某一物体为参考系根据两物体相对匀速运动结合相对位移和时间关系求解. 对两个分别做自由落体与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在空中相遇的问题,还可以结合上抛运动的临界条件如“恰到达最高点”、 “恰好返回地面”等,求解上升过程或下降过程相遇的条件等问题. 2.竖直上抛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多体问题 竖直上抛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多体问题一般具有如下特征: (1)每个物体都经历相同的运动过程; (2)每个物体开始运动的时间差相等. 对此类问题如水龙头滴水、杂技演员连续抛球、直升机定点空降等问题,可把多体问题转化为单体问题求解. 对称法是竖直上抛问题常用的解题方法. (2012·合肥模拟)如右图所示,A、B两棒长均为L=1 m,A的下端和B的上端相距s=20 m,若A、B同时运动,A做自由落体运动,B做竖直上抛运动,初速度v0=40 m/s.求: (1)A、B两棒何时相遇; (2)从相遇开始到分离所需的时间. 物体从塔顶落下时,对整个过程而言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而对最后1 s内物体的运动,则不能视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因为最后1 s内初始时刻物体具有一定的初速度,由于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不清,导致物理规律用错,造成错解. [正确解答] 根据题意画了运动草图,如右图所示,设物体从塔顶落到地面所经历的时间为t,通过的位移为H,物体在(t-1)s内的位移为h,因为v0=0,则有 易错点2:分不清竖直上抛运动及矢量方向 [易错分析] 本题的“陷阱”在于一个“掉”字,如果不认真分析题意,忽略开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北航公关舞会赞助案(高大上的舞会,完美策划,赞助费用4万版).docx
- 2014华章模考优秀中文范文(二模).doc
- 2014党史知识竞赛决赛ppt.ppt
- 2014南昌二模考试评分细则.ppt
- 2014四单元复习.ppt
- 2014哲学第八课第一框.ppt
- 2014保利·大家推广策略全案(优质成长社区).ppt
- 2014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预案.doc
- 2014合肥市二模语文试卷分析\汪梅林 - 副本.ppt
- 2014四年级第二学期家长会课件.ppt
- 2014届高三高考物理知识点总复习精讲课件: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ppt
- 2014届高考一轮复习:6-3 专题: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ppt
- 2014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 模块四 选修部分——专题14 自然灾害.doc
- 2014届高考一轮复习:6.3电容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ppt
- 2014届经济生活一轮第一单元.ppt
- 2014届高考一轮复习:8-4 专题: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ppt
- 2014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课件:第二章第12课时导数与函数的最值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新人教A版).ppt
- 2014届高考散散文阅读(写景状物哲理).ppt
- 2014届高考创新题目技能练——统计、统计案例.ppt
- 2014届高考文言文之元岩.ppt
最近下载
- 《走遍美国(中英文对照文本版免费)》.doc VIP
- 合肥文旅博览集团笔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VIP
- 主持人妆 新闻类女主持人妆.pptx
-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培训解读课件.pptx VIP
- 特种设备岗位隐患排查标准.xls VIP
- 沼气净化提纯工艺的应用技术.pdf VIP
- 电烙铁焊接工艺过程确认文件12页.pdf VIP
- 《信息设计》课件——4信息图表里的象形图设计.pptx VIP
- 三级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培训模块二项目六功能促进任务三指导或协助老年人使用安全防护性辅助器具.pptx VIP
- 2025年唐山市开平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