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5语文中考真题之诗歌鉴赏解析版.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语文中考真题之诗歌鉴赏解析版

诗歌鉴赏解析版 1.(2015届广东广州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5分)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谦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此事古难全”中“此事”指的是什么?(2分) (2)“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 (1)人有悲欢离台,月有阴睛圆缺。 (2)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思念亲人以及被贬的失意之情。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2015届广东佛山中考)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题目。(6分) 双调?拔不断 马致远 九重天,二十年,龙楼凤阁都曾见。绿水青山任自然,旧时王谢堂前燕,再不复海棠庭院。 (1)说说你对曲中“堂前燕”的理解(3分) (2)本曲“龙楼凤阁”与“绿水青山”形成鲜明对比,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3分) 【答案】 (1)曲中的“堂前燕”引自刘禹锡的《乌衣巷》诗句,此处是作者自比(或自况)(1分)。原来寄居“龙楼凤阁”之下,飞翔在“海棠庭院”之中,现在,要“飞入寻常百姓家”了,发誓“再不复海棠庭院”(1分),宣告他以隐退的方式与官场做彻底决裂(1分) (2)3分 “龙楼凤阁”指官场,“绿水青山”指隐居的地方(1分)。隐居生活的快意自由强烈反衬出官场生活的不自由、不得志(1分)。在强烈的对比中显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1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根据自己的积累,了解“堂前燕”的典故,说明作者以此自比,理解“海棠庭院”所指的官场生活,根据典故出处即刘禹锡的《乌衣巷》中诗句“飞入寻常百姓家”,理解作者厌弃官场向往自然生活的思想情感。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结合上一题的解答,抓住“龙楼凤阁”“绿水青山”两个词语来理解。“龙楼凤阁”是宫廷建筑,代表官场生活,而“绿水青山”是自然风光,代表自由的民间生活。诗中“都曾见”一词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烦,而“任自然”一词即表达了诗人身往自由生活的愿望。 【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2015届贵州安顺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题目。(7分)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的作者是清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人名)。(1分) (2)这首诗中划线句子是怎样写“离愁”的?(3分) (3)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案】 (1)龚自珍 (有错字不给分)(1分) (3)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环境描写烘托“离愁”(或将离愁寄托于景)。(意思对即可)(3分) (4)示例:这两句话以“落红”和“春泥”为喻(1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或充满了奉献精神。(表达主题思想2分) 的烘托作用。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试题分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名句,可以从写作手法和诗句的含义两方面来分析,写作手法上点名修辞手法,说明其在形象性方面表达诗句内容的作用,内容从表达诗人情感的作用方面分析。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4.(2015届海南中考)古诗词阅读(5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诗中的“     ”字和“     ”字生动有趣地写出了早春给自然界带来的生机和活力。(2分) (2)诗中哪些景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诗人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 【答案】 (1)(2分) 争 啄【评分标准:每空1分。写错字不给分】 (2)(3分)诗中的初平之水、早莺、新燕、浅草等景物体现了早謇的特点。诗人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他对早春的喜爱之情(或喜悦之情、喜爱钱塘湖春天美景的感情。【评分标准:3分。景物1分,写出两个即可得1分:感情2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5.(2015届河北中考)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题目。(7分) 望 岳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