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

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 收稿日期:2001-07-05作者简介:李莹(1977-),女,江苏南京人,四川大学英语系在读硕士研究生。 摘要: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随着各国、各民族之间往来的日益频繁,迫切需要相互理解、相互学习。不同语言间的差异不仅表现在语音、词汇和句法等形式上,更表现在其文化特色上。“归化”与“异化”是缓和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翻译过程中矛盾冲突的主要方法,长期以来“归化”译文出现频率往往较高,然而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适度增加“异化”翻译的运用对本土文化的传播和外来文化的接受不无裨益。关键词:跨文化翻译;“异化”翻译;“归化”翻译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4207(2001)05-0043-03  一语言与文化关系紧密,美国语言学家E.Sapir指出:“语言的存在不能脱离文化,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虽然人类的共性是人类交际的基础,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地域、民族、历史、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形成了文化的异质性,从而使翻译过程充满了矛盾,出现了“文化缺省”、“文化冲突”的现象。例如“as white as snow”(白得像雪),对于冬天下雪的国家或地区而言是常识问题,但对某些终年无雪的赤道地区居民来说,却颇为困惑,因为他们从来没见过雪,更不知道它是什么颜色。同样“龙”(dragon)在中国文化中常常与帝王相联系,中华民族被称作“龙的传人”,而英语中的“龙”却是长着鹰爪和鹰翅、狮子的前脚和头、鱼鳞、羚羊角以及蛇尾、口中吐火的巨大怪物,这种被基督教视为恶魔化身的“龙”与象征伟大高贵的中国龙形成鲜明对比。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冲突无疑给翻译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异化”翻译与“归化”翻译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两种主要手段。所谓“异化”翻译主要是指在翻译过程中,保留原文中语言的方式,输入新的表达法;“归化”翻译则反对引入新的表达法,使语言本土化。“亚洲四小龙”代表了亚洲四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主要有两种译法:Four Asian Dragons 和 Four Asian Tigers,对于西方读者来说,前者是“异化”翻译,后者为“归化”翻译。作为一对矛盾的概念,处理带有文化特色的原文时,究竟是“异化”还是“归化”,二者就如同天平的两端,需要译者仔细考虑。二 20世纪后半叶,科学技术的腾飞引发了经济、交通、文化等方面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缩短了各国、各民族之间的地理差距,使原本缺乏来往的民族交往大大增加,在信息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具有不同语言文化特征的地区迫切希望了解他种文化。长期以来,在翻译领域中“归化”译文出现频率往往较高,究其原因,在于“归化”是“用与源语词语有相同使用频度、但一般都带有某些译语文化色彩的词语来翻译源语词语,其长处是能使译文读起来比较地道和生动”。从上文举例可以看出,正是由于“dragon”引起了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之间的冲突,有的译者运用“归化”法,将“dragon”替换成“tiger”,尽管二者都有“强大”的意思,但“tiger”与译语文化更接近,从而使译文读者备感亲切,接受起来也毫无阻拒。可是“归化”翻译的同时,也抹杀了原文的民族特点,如果一味将“dragon”进行“归化”,也许西方读者永远都不会知道东方“龙”的独特地位,这对读者似乎有不忠之嫌。正如鲁迅所言:“它必须有异国情调,……其实世界上也不会有完全归化的译文,倘有,就是貌合神离,从严辨别起来,也算不得翻译。凡是翻译,它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翻译中文化交流的功能越来越强大,适度增加“异化”翻译的运用对语言的丰富 、本土文化的传播和外来文化的接受不无裨益。    首先,“异化”翻译的性质决定了在处理原文中带有明显文化特征的因素,其翻译的结果必然是带来一些不同于母语的新的表现形式以及所附载的文化内涵,对于这些新内容,有的译者往往不太愿意创新,于是变异国情调为本国情调。事实上,作为文化重要载体的语言很少是“自给自足”、与外部因素相隔绝的,相反,语言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具有强大的包容和吸收的能力。随着各国、各民族之间交流的日益加深,当今各种语言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丰富,而“异化”翻译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汉语中的“因特网”(internet)、“基因”(gene)、“蓝图”(blue print)、“时间就是金钱”(time is money)、“酸葡萄”(sour grapes)、“象牙塔”(ivory tower)、“洗手间”(wash hands)、“鳄鱼的眼泪”(crocodile tears)、“黑色幽默”(black humor)、“一石二鸟”(killing two birds with one s

文档评论(0)

tmd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