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体介绍: 记——古代的“记”是一种文体。它可以全是叙事,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可以全是写景,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还可以兼有叙事、写景、状物、议论等表达方式。表达方式虽有不同,但目的都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思和抱负,或阐述对某些问题的观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学指导一: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通过文中注释及工具书解决文中的生字,力求做到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情韵。桃花源记.swf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 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 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 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 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 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 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 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 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 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 世,乃不 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 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 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从第②③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 环境优美 物质富足 和平安宁、自由快乐、没有压迫与剥削 民风淳朴、尊老爱幼、热情好客 一、景美:环境优美; 二、人美: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三、社会生活美:没有压迫与剥削、丰衣足食、老有所养、幼有所长、和平安宁、人人安居乐业 渔人穿过山洞,眼前豁然开朗,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派祥和的景象。请你谈谈渔人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了世外桃源的美好? 答:围绕“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们生活,社会风尚”等回答。 或围绕“美丽富足,和平安宁,自由快乐,尊老爱幼,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回答也可。???????????????????????????????????????????? 桃花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乐在哪 乐在民主平等 乐在和平安定 乐在丰衣足食 乐在民风淳朴 盛世少有隐者。面对当时的社会,作者在不苟且、不同流、难释怀的复杂情感下,隐居山林并描绘出仪真仪幻的“桃花源”。请你说说作者创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对黑暗现实的否定与批判,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愿望。 . 桃花源中人避秦时乱来此绝境,几百年来,生活安定幸福,“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而两汉魏晋,战乱不绝,民不聊生,得知世上的事后 “皆叹惋”。 叹惋桃花源外面的世界变化之大,叹惋外面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叹惋外面的人们一直过着痛苦生活。 既出,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 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 随其往,寻向所志, 遂迷,不复得路。南阳 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 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自学指导一: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结合全文内容思考:本文以什么为线索?按什么思路来写的? 以渔人的活动为线索。 是按照发现桃林、进入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思路来写的。 自学指导二:内容理解 再读课文第一段思考: 文中是如何描写两岸桃林的?请你展开想像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桃林的美丽景象。 你觉得作者描写桃林有什么作用? 再读课文二、三两段,结合下面的问题思考: 1.渔人发现桃花源之后,他看到的是怎样的生活画面?(提示:从自然环境和桃花源人们的生活状况两个方面来概括。)渔人看到这一幕内心会有怎样的想法? 2.桃花源人见了渔人前后有怎样的变化?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3.你觉得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4.桃花源的人的祖先是什么原因来此绝境?这与陶渊明的时代有什么相似之处?从中你能看出作者有什么样的愿望? 读课文第四、五两段思考 1.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这与第三段哪一句话形成照应? 2.?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 自学指导三:讨论 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 第一问:不足为外人道也。 第二问: (1)环境优美、生活安宁, (2)能安居乐业, (3)和睦相处。 (4)没有剥削、没有压迫、自由快乐 请你用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在专题学习恪守“六大纪律”筑牢思想根基研讨交流发言材(10篇).docx
- 《稻草人》读书课、指导课、欣赏课、汇报课教学设计.pdf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假期有收获(精品课件).ppt
- 2024全国交管12123驾驶证学法减分(学法免分)考试题库与参考答案.docx VIP
- 第2课 在线信息的搜索 教学设计 苏科版信息科技三年级上册.pdf
- 2024年乡镇平安建设实施方案范文(精选9篇).docx VIP
- GBT 1.1-2020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授课讲解文件资料.pdf
- 双频大张角射灯天线产品规格书.pdf
- 宇通客车营运能力分析.docx
- 红色大气简约风红色经典故事PPT模板.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