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微专题十二 * 题点训练一 回顾性练习 * 题点训练一 突破性练习 * 题点训练一 巩固性练习 3.古诗常用表现手法一览表
表现手法 说 明 示 例 赏 析衬托烘托 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词人心中的主要地位。
动静结合 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漫成一首(杜甫)……
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第二句鱼跳的“动”更衬托出前一句景物的“静”。 正侧结合 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周围的事物,使描写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前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天姥山高峻奇伟之势;后两句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 细节描写 用极细腻的笔法,精细地描绘人或事。 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行人临发又开封”这个细节显示出诗人对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唯恐遗漏了一句。
借代 借用相关事物代替要表达的事物,可以使语言简练、含蓄,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引发读者联想。 如梦令(李清照)……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夸张 为了表达某种强烈的感情,突出事物的某个特征,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三万里”“五千仞”“上摩天”“泪尽”都是夸张,把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苟且偷安、不去收复失地的求和派的愤懑,对遗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微专题十二 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
一、读一读
1.古诗常用修辞手法一览表
修辞手法 说 明 示 例 赏 析比喻 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 望洞庭(刘禹锡) ……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作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注 ①描写是古诗最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它有许多方法与表现手法有重合之处。除这里介绍的“白描”“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结合”“细节描写”外,描写还有“观察角度多变”“声形色描写”及“多种感官描写”等。②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既是抒情方式,也是表现手法,两者重合,参见前面“古诗常见抒情方式”。
二、练一练
1.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 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②淀:蓝靛,蓝色染料。
(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手法。
(2)这首散曲最主要的修辞手法是什么?其中“长江万里白如练”和“塞鸿一字来如线”两句在运用修辞手法的角度上有何不同?
对偶 把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的两个句子或短语对称地排列在一起。从形式上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上看,意义集中含蓄。 登高(杜甫)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比拟 又分为拟人和拟物。比拟能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更形象、生动,还可使诗人的表意更加丰富。 新晴(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诗人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喜爱之情。 设问 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清明(杜牧)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用一问一答的设问形式点出人物和地点,一幅充满春意和乡野情趣的画面跃然纸上。
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题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双关 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诗歌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竹枝词(刘禹锡)……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