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副反应新--培训课件.ppt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副反应新--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1 * 即使用传统药物及氯氮平治疗,首发患者5年的复发率仍高达82%!而该研究分析后认为 中断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是患者复发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中断治疗使复发风险增加近5倍。 在该研究中,在观察到1年时,按研究方案,给患者可以停药的选择,结果第二年的复发率 明显上升(比第一年净增了37个百分点)。在停药复发后,按研究方案研究者又再次劝说 患者再次用药,所以第二年后的复发率又趋于稳定:每年大约增加10个百分点。与COX比例 风险模型分析复发危险因素的结果相同,这个结果也说明中断治疗是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 * 药物与药酶的相互作用,可分为药物影响药酶,引起酶诱导作用和酶抑制作用;药物被药酶代谢。由此可确定合并用药时,一种药物对另一种药物生物转化与清除的影响,从而确定药物在常规剂量时,有无蓄积,以及通过诱导或抑制对药物生物转化的影响,常用抗抑郁药物对药酶影响,见表2、表3。 * * * D、病人状态 :选择药物时,应注意精神症状特点,躯体状况及目前用药情况。 ①精神运动性激越或失眠的病人,选择镇静作用较强的药物,如曲唑酮、米它扎平,在治疗初期受益,而长期治疗中易引起过度镇静。 ②精神运动迟缓的病人,适宜选用SSRI,万拉法新、丁氨苯丙酮、去甲丙咪嗪等镇静作用较轻的药物。 ③患心血管疾病或对抗胆碱能副作用敏感的病人(如老年人、糖尿病病人),选择药物最好在心血管系统或抗胆碱能反应较少的药物,如SSRI、万拉法新、丁氨苯丙酮。 * ④伴有进食障碍(如厌食、贪食)的抑郁症病人或有癫痫者,不宜应用丁胺苯丙酮或麦普替林,因其可增加癫痫发作。 ⑤严重自杀抑郁症病人,不宜应用安全性低的药物,如阿米替林10倍于治疗剂量可致死。而舍曲林、西酞普兰、万拉法新较安全。 E、其它:要注意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使用方法简单,便于病人依从;初治尽量采用单一用药;费用与成本效益。 * (3)疗程:各种抗抑郁药物起效缓慢,一般需要2周左右时间,注意避免过频更换药物。急性期治疗需6~8周。 (4)剂量:TCA首次剂量从低剂量开始,采取递增剂量,达治疗剂量。递增给药可依病人耐受情况,确定治疗剂量,可避免严重不良反应。一些新型药物如SSRI,丁氨苯丙酮较少需要调整剂量。有些药物如万拉法新,尼发唑酮,分次调整剂量是有益的。 * (5)疗效评价: 症状评定:抑郁症药物治疗Frank提出5项标准。 ①有效(response):对抗抑郁药物有效是急性期治疗的最初改善,病人症状评分有50%减分率。 ②缓解(remission)药物治疗有效,继续改善达到缓解。HAM-D评分降到7分以下,并维持至少三周,这个阶段是急性期治疗的终点。维持缓解是延续治疗的目的。 ③反复(relapes):急性期治疗后症状缓解或在延续治疗中,HAM-D评分明显增加称为反复。 ④治愈(recovery):抑郁发作在症状缓解4~6个月后称为治愈。 ⑤复发(recurrence):症状缓解6个月后,再次发病称复发。 * ⑤慢性化:导致慢性化常见高危因素是: a.首次发作治疗前症状持续2年以上; b.急性期治疗后有残留症状; c.高龄首次发病; d.本次发病前有多次发病; e.有胸腺功能障碍。 * 心理社会功能评定:抑郁症可致社会功能损害,对抑郁症治 疗疗效评价应包含社会功能的评价。用于抑郁症社会功能评定量 表常用的有三种,即 ①社会调节自我报告量表(Social Adjustment Seale-Self Report,SAR-SR)主要用于评定角色作用(工作、家庭等)。 ②社会适应自我评价量表(Social Adaptation Self-Evaluation Scale,SASS)主要用于评定自我感觉、动机和行为。 ③简式健康检查(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主要用于每天生活活动评价。 * (6)残留症状:重性抑郁症经抗抑郁药物治疗约有1/3存在残留症状。残留症状存在是治疗的一种重要结果,它强力预示抑郁症的反复与复发。Paykel等报告,抑郁症经治疗后,存在残留症状其反复率为76%,比无残留症状的反复率25%明显高。 残留症状主要是早醒,厌食、焦虑,负性思维内容(如自罪、无望)、活动受损,以HAM-D评分≥8分。对残留症状首要是预防,强调初治采用充分的剂量和疗程,必要时应用延续治疗和维持治疗。 * (二)复治: 大约50%病人经过初治无效或不能耐受需要复治。初治失败,应在鉴别诊断后再确定复治方案。复治有以下几种方案供选择。 1、调整剂量:经充分治疗时间和剂量,一线抗抑郁药物治疗无效或部分有效的病人,增加剂量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初治药物推荐常规剂量如果①无不良反应;②有快速药物代谢史;③血药浓度低者,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