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村 爵誉村.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千年古村 爵誉村

千年古村 爵誉村 距泰和县城约30公里的螺溪镇爵誉村,系明朝朝廷赐名,自唐代开基已有1000多年。该村周、康、张、肖、胡等九个姓氏近500户3000名村民依一条蜿蜒的水泥村道分散居住。村前武山巍峨,地势开阔平坦,阡陌纵横交错,沃野千顷,槎滩陂水由南而北缓缓流去;村后紧靠牛吼江,江水清澈,四季长流。爵誉村的古建筑、历朝贤能之士和优美的江南田园景色吸引了不少人前来游玩、观赏。 ????众多祠堂在村内巍然矗立,历千年风雨沧桑,直到今天保存完好的还有30多栋。这些祠堂外观造型宏伟,内部结构独特。据载,这些祠堂始建于宋朝,后经历代维修,留存至今。这是一座座文化内涵丰富、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村内祠堂与居民住宅星罗棋布,鳞次栉比,古建筑新楼房交相辉映。 ????爵誉村不仅祠堂建筑令人神往,而且人文历史也源远流长。 ????爵誉村周姓人始祖周矩,是后唐天成二年(927年)进士,曾任金陵监察御史。他一生有两大突出贡献。公元937年,周矩以自己的俸禄余资,始创泰和县乃至江西省最早、最大的槎滩和碉石二陂为公陂,规定不得专利于周氏,留有古碑刻《槎滩、碉石二陂山田记》,乃宋代珍品。他的另一突出贡献是倾注毕生精力兴办学堂,培育人才。曾在漆田、爵誉等村广设义学,接济贫困儿童就学,在周矩的鼓励下,后代子孙历经不懈努力,该村先后出了20多名进士,“名宦乡贤”、“科第蝉联”,至今俊才辈出。周矩的功绩令世人敬仰。1996年县水利局为纪念周矩在水利建设方面的卓著贡献,特别捐资将其墓面粉刷一新。有关周矩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和科学研究价值。 ????明英宗、宪宗时期,该村有一个名康从魁号北轩的人。成化皇帝时,官拜靖江王府史司左使,旋后又特敕为奉政大夫修正府尹。历官49年,著作颇多,并有“国师大夫”牌匾。康从魁留有三件稀世物品,已列为珍贵文物:一把古琴、一张古床、一轴成化皇帝的圣旨。有关康从魁的实物资料距今500多年,保存完好,实属罕见的历史文物,含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牛吼江从秋岭肖氏屋后潺潺流过,江水碧绿,江边种满古樟、古柏、古枫,郁郁葱葱,遮天蔽日,堤下有一座双层拱桥,时而白鹭翩飞。 ????抗日战争的岁月,原省立南昌二中曾搬迁至爵誉村办学5年。1997年原南昌二中校友会建一座大理石纪念碑于村口,“饮水思源”四字深深地表达了原南昌二中全体师生对爵誉村的怀念之情。 爵誉村畴平水绿。古樟柏、绿丹桂点缀村前屋后,有的参天、有的如盖,好一幅江南田园美景展现在人们眼前。该村拥有灿烂的古文化,精湛的古建筑,悠久的历史文明。现在,该村不仅村组都通了水泥路,还每天开通了6趟往返县城的班车。如今有兴趣前来参观、旅游的人们越来越多了。

文档评论(0)

sy782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