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

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  甘油三酯(Triglyceride)是长链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脂肪分子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脂类,大部分组织均可以利用甘油三酯分解产物供给能量,同时肝脏、脂肪等组织还可以进行甘油三酯的合成,在脂肪组织中贮存。人体可利用甘油、糖、脂肪酸和甘油一酯为原料,经过磷脂酸途径和甘油一酯途径合成甘油三酯。 甘油一酯途径以甘油一酯为起始物,与脂酰CoA共同在脂酰转移酶作用下酯化生成甘油三酯。 磷脂酸途径磷脂酸即3磷酸-1,2-甘油二酯,是合成含甘油脂类的共同前体。糖酵解的中间产物类磷酸二羟丙酮在甘油磷酸脱氢酶作用下,还原生成3-磷酸甘油;游离的甘油也可经甘油激酶催化,生成-磷酸甘油(因脂肪及肌肉组织缺乏甘油激酶,故不能利用激离的甘油)。-磷酸甘油在脂酰转移酶作用下,与两分子脂酰CoA反应生成3-磷酸1,2甘油二酯磷脂酸。此外,磷酸二羟丙酮也可不转-磷酸甘油,而是先酯化,后还原生成溶血磷脂酸,然后再经酯化合成磷脂酸。磷脂酸在磷脂酸磷酸酶作用下,水解释放出无机磷酸,而转变为甘油二酯,它是甘油三酯的前身物,只需酯化即可生成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所含的三个脂肪酸可以是相同的或不同的,可为饱和脂肪酸或不饱和脂肪酸。甘油三酯的合成速度可以受激素的影响而改变,如胰岛素可促进糖转变为甘油三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失效所致的糖尿病患者,不仅不能很好利用葡萄糖,而且葡萄糖或某些氨基酸也不能用于合成脂肪酸,而表现为脂肪的氧化速度增加,酮体生成过多,其结果是患者体重下降。此外,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也影响甘油三酯的合成。1、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的羧基进行醛醇型缩合柠檬酸转变成异柠檬酸由柠檬酸合成酶催化,顺乌头酸酶催化变构酶、第一次氧化脱酸在异柠檬酸脱氢酶作用下,异柠檬酸生成α-酮戊二酸、NADH和第二次氧化脱羧在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作用下,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生成琥珀酰-CoA、NADH·H+和  、底物磷酸化生成ATP在琥珀酸硫激酶的作用下,琥珀酰-CoA的硫酯键水解,释放的自由能用于合成此时,琥珀酰-CoA生成琥珀酸和A。、琥珀酸脱氢草酰乙酸再生琥珀酸脱氢酶催化琥珀酸氧化成为延胡索酸。酶含有铁硫中心和共价结合的在苹果酸脱氢酶作用下,苹果酸生成草酰乙酸,+是脱氢酶的辅酶,接受氢成为NADH·H+。  Designing a Flu Drug :Analog (类似物) based-- Indirect drug design,在已知靶物质三维结构的前提下,运用定向设计原理,根据靶物质的结构要求,利用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直接设计新药分子。 Target (靶标) structure based --Direct drug design1.Computational molecular docking (分子对接)is being used more and more in pharmaceutical industry(制药工程) for designing new drugs. 分子对接使依据配体与受体作用的“锁-钥原理”,模拟小分子配体与受体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是分子识别的过程,主要包括静电作用、氢键作用、疏水作用、范德华作用等。通过计算,可以预测两者间的结合模式和亲和力,从而进行药物的虚拟筛选。分子对接首先产生一个填充受体分子表面的口袋,然后生成一系列假定的结合位点。依据受体表面的这些结合点与配体分子的距离匹配原则,将配体分子投映到受体分子表面,来计算其结合的模式和亲和力,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打分,评判配体与受体的结合程度。2.At the moment the simplistic(单纯化的)rigid protein model is being used the most. 3.There is a need for more efficient algorithms(计算程序) to deal with flexible proteins efficiently. 4.Due to imperfect(不完善的)energy functions the existing methods are not perfect. 新药设计包括: 类型演化:通过新的先导化合物的寻求和发掘,对各种模型化合物的结构剖析,确定显效化学结构或药效集团模型基本结构,进而获得全新结构的化合物。 结构优化,设计先导物的同系物或类似物 类型演化为系列设计开辟新的设计条件和领域,系列设计则是类型演化的继续和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系列设计是基于药物的定量构效关系的研究。包括:合成对象的选择;合成;拟定将要测定的生物活性指标;化学结构因素选择;QRST方程的求解;活性预测与新合成对象的选定等过程。

文档评论(0)

pc26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