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羊水细胞染色体产前诊断分析48例.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羊水细胞染色体产前诊断分析48例

产前诊断(prenatal diagnosis)又称宫内诊断(intrauterine diagnosis)或出生前诊断(antenatal diagnosis),即通过直接或间接地对孕期胎儿性别及健康状况进行检测,防止具有严重遗传病、智力障碍及先天性畸形的患儿出生[1]。自1968年Valenti与Nadler 报道了第一例应用羊水细胞核型分析宫内诊断的先天性愚型至今,羊水细胞染色体分析仍是产前诊断染色体病的最有效而又简单、经济的方法。近几年来,我中心采取羊水细胞盖玻片原位培养法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对胎儿染色体进行产前诊断,现总结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2001年6月~2005年2月因各种高危因素到我中心接受羊膜腔穿刺进行胎儿染色体产前诊断的孕妇共48例,主要包括:35岁以上高龄孕妇唐氏综合征(Ds)筛查高风险者;染色体异位携带者;曾生育过染色体病患儿者;其他原因(有害有毒物质接触史、原因不明的死胎死产史、B超检查异常等);伴性遗传性疾病等,年龄21~43岁。   1.2 方法 (1)羊水细胞取材时间:孕16~29周;其中16~20周38例,21~25周6例,26~29周4例。(2)取材方法: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经腹行羊膜腔穿刺术,抽取羊水10~15ml,装入无菌离心管内离心收集羊水细胞。(3)培养方法:常规盖玻片原位培养法。(4)染色体分析:常规制片,G显带,镜下分析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3~10个。   2 结果   48例受检孕妇仅35.42%(17/48)≥35岁,共查出7例染色体异常,占14.58%(7/48),一般情况及检查结果见表1、表2。   表1受检孕妇一般情况 略   表2 48例羊水染色体分析 略   3 讨论   羊水细胞培养及核型分析是目前产前诊断的重要部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相对安全性已得到世界公认,以35岁以上孕妇及母血清筛查高风险作为羊水细胞核型分析指征,可使Downs征及其他染色体综合征的检出率大为提高[2]。但由于本中心未设产科,前来咨询就诊的孕妇不是很多,高风险检测人数22例未发现异常三体型,可能与检测数量少有关。   受检48例孕妇中,异常染色体核型发现率达到14.58%(7/48),比上海高11%[2]。除22例Ds高风险外,其他26例受检孕妇均是因为有明显的遗传学检查指征(如染色体异常,曾孕育过异常儿,有害有毒物接触史,家族中遗传病史,B超筛查异常等)而就诊,异常检出率高达26.92%(7/26),说明在广西这类不发达地区受文化、经济、医学诊断普及水平所限,在无明显阳性症状条件下,人们为保证后代健康而自觉行产前诊断的比例偏低,对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今后的宣传教育普及力度仍有待提高。   3例伴性遗传病分别是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DMD)、血友病甲(因子Ⅷ缺乏症),其发病均属X连锁隐性遗传病,发病与性别有关,女性多为携带者,男性多发病,因孕妇平均年龄偏大,故病人要求做产前诊断,3例结果均为46XX正常核型,已出生表型正常女婴。   其他几例产前检查染色体异常胎儿中,1例标准型21三体,其母曾生育过一个21-三体患儿,属于再发高风险而就诊,1例易位型21三体,其母亲为21号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45,XX,-21,-21,+t(21;21),1例46,XY,-9,-13,+t(9q;13q)+9p,其核型与母亲核型相同,三对夫妇均选择终止妊娠。另有1例t(13q;14q)罗伯逊易位与其父染色体核型相同,该对夫妇因有多次流产史,且盼儿心切,保留胎儿至出生,婴儿表型正常,外周血染色体复查与产前诊断相符。从这几例产前检查结果看,父母为易位型携带者,理论上孕育表型正常胎儿的几率只有1/9(其中1/2核型正常,1/2仍与亲代一样为表型正常的携带者),其余8/9为遗传物质不平衡的死胎或畸形儿,极易发生流产,这与临床上多有反复流产史相吻合。由此也可以看出选择性地对亲代做核型诊断对胎儿核型分析是非常必要的[3]。   2例性染色体异常核型中,1例Klinefelter综合征(47,XXY)因母亲二次引产异常胎儿就诊,另一例Turner综合征(45,XO)因B超发现胎儿颈部皮肤水肿就诊,其发病原因均为亲代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性染色体不分离所致,但2例父母年龄均不超过30岁,这点提醒我们应加强适龄孕妇高风险人群的产前筛查,除病史外,B超不失为一个有效、简便的筛查方法。   1例易位46XY;+t(12q;14q)+12p,母亲26岁,孕早期因感冒用药,父亲年龄43岁,父母染色体检查无异常,考虑为新生突变型异常,给予选择性流产。   综上所述,羊水细胞培养及核型分析是产前诊断的重要方法,其检

文档评论(0)

ytucd9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