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钱穆国史新论有感
读钱穆《国史新论》有感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及封建专制浅谈
葛喜生
钱穆(1895-1990)江苏无锡人,系吴越国太祖武肃王钱鏐之后,近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国学大师,堪称自学成才而荣登中国最高学府历史教授宝位的奇才。著作等身,著有《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先秦诸子系年》、《中国思想史》、《国史新论》、《中国历史研究法》、《朱子新学案》、《中国史学名著》、《孔子与春秋》、《论语新解》、《古史地理论丛》等,其夫人及门生整理结集的《钱宾四先生全集》凡1700万言。早年因《刘向、歆父子年谱》出名,被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赏识推荐至燕京大学教国文,后又任教于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华西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教授历史,大陆解放后赴香港任亚洲文商学院院长,后创办新亚书院。为香港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名誉博士。1967年受蒋介石之邀定居台湾台北,去世后骨灰撒在太湖之滨魂归故里。钱穆一生致力于历史学教育、研究和弘扬国学精神,年逾八旬双目失明仍治学著述不辍,此精神令人十分敬佩。
窃慕钱先生大名,购《国史新论》(三联书店,2005年2月北京第二版)拜读。一口气读了《中国社会演变》等篇,觉得钱穆把握中国历史社会的特点比较到位,故在中西方社会对比方面还是有自己的见地。虽然他对中国古代历史了解得比较多、比较深,对各时期历史的特点归纳分析比较精当,但是,由于他缺乏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所以,看问题常常只是浮于表面而没有深入本质。例如,他认为中国的封建社会不同于西方的封建社会,中国的封建社会仅存于夏商周,是自上而下的分封,西方的封建社会则是由下而上的契约式的,实不知他已将形式代替了本质内容,特别是他的封建社会的概念并不是唯物史观的封建社会概念,夏商周实际上是奴隶制社会。他没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正确认识,认为全国人民都在同一个法律下生活,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平民可以经举贤良、察孝廉或参加科举考试而走上仕途、登上政治舞台。殊不知统治阶级掌握着国家的政治、经济大权和土地所有权,而平民只是受统治和剥削的对象,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使平民中的才智之士参与政治这只是巩固统治的手段,本质上还是维护统治阶级的长治久安。就以汉朝按每二十万人每年选一个孝廉来说(汉朝的选举方式有举孝廉、贤良、方正,而以举孝廉为主),西汉平帝时人口最高了达近六千万(元始二年,也即公元2年,为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东汉和帝时人口最高达五千三百二十五万,就按六千万人算,那么,每年也就选补官吏三百人,泱泱大国之政府每年仅补充这区区三百人够吗?分配到一百多个郡,每个郡还不到三人,谁能相信一个郡的官吏就那么几个人呢?请看有关历史资料:
《后汉书·百官》里对政府和军队的官吏设置有较详细的说明。从政权系统看,中央比二千石以上(含比二千石)的高官有三公九卿、光禄大夫、执金吾、太子太傅、大长秋、太子少傅、将作大匠、侍中、城门校尉、司隶校尉等,其下各有丞、令、黄门等名目繁多的各级官员,以九卿之一的少府为例,其下有四令(太医令、太官令、守宫令、上林苑令),令下又有诸丞,太官令下有左丞、甘丞、汤官丞、果丞,太医令下也有药丞、方丞之分,可见中央系统人多牛毛。中央以下,十二州各设刺史一人,均有从事史、假佐。郡设太守一人、丞一人、尉一人,国亦设相一人、丞一人、尉一人,郡国“皆置诸曹掾史。本注曰:诸曹略如公府曹,无东西曹。有功曹史,主选署功劳。有五官掾,署功曹及诸曹事。其监属县,有五部督邮,曹掾一人。正门有亭长一人。主记室史,主录记书,催期会。无令史。阁下及诸曹各有书佐,干主文书。”这么一算,书佐不计就有大小官员七、八人,县呢?“每县、邑、道,大者置令一人,千石:其次置长,四百石;小者置长,三百石;……凡县主蛮夷曰道。公主所食汤沐曰邑。县万户以上为令,不满为长。侯国为相。皆秦制也。丞各一人。尉大县二人,小县一人。本注曰:丞署文书。典知仓狱。尉主盗贼。凡有贼发,主名不立,则推索行寻,案察奸宄,以起端绪。各署诸曹掾史。本注曰:诸曹略如郡员,五官为廷掾,监乡五部,春夏为劝农掾,秋冬为制度掾。”算起来县一级政权大小官吏至少也有五六人(仅令、丞、尉各一人、曹掾三人计)。再到基层“乡置有秩、三老、游徼。本注曰:有秩,郡所署,秩百石,掌一乡人;其乡小者,县置啬夫一人。……又有乡佐,属乡,主民收赋税。……亭有亭长,以禁盗贼。”最后,还有里魁、什、伍。乡、里不算,单算县及县以上各级,则全国在一千多个县一级政权服务的官员就需六千多人,加上一百多个郡和国的官员一千多人,加起来地方政权就七千多人,再加上直接为中央政府和皇帝服务的数量庞大的官吏,总计当有万人以上吧。《文献通考·卷四十七·职官考一》说:“汉自丞相至佐史,凡十三万二百八十五员(哀帝时数,兼诸府州郡胥吏)。后汉七千五百六十七员。”这是最保守的估算,实际上东汉时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