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庄乡付沟村村情调查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庄乡付沟村村情调查报告

黄庄乡付沟村村情调查报告 -------------------------------------------------------------------------------- 录入:admin 2009-5-11 人气:662 黄庄乡付沟村村情调查报告 黄庄乡付沟村主任助理 刘建勋 我叫刘建勋,2003年7月毕业于河南科技学院文秘专业。在2008年我市进行的第一批大学生村干部选聘工作中被录取,现为黄庄乡付沟村主任助理、社区协助员。2008年12月27日入村工作以来,在村委成员的帮助下,通过深入农户走访群众,对村情有了全面的了解。为了准确掌握付沟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付沟村当前居民生活情况,为今后村里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人又在全村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两周的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付沟村基本情况 付沟村处于黄庄乡西北部,距嵩县城19公里,距离黄庄乡政府4公里,上纸路穿越而过。全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分别是外沟、疙瘩、西岭、里沟、窑沟、亚口、上组、中组、下组、西坡、前岭,群众200户,总人口为909人,其中特困群众40户185人,贫困户80户360人。 (一)基本经济状况 付沟村居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养殖、外出务工三方面,人均纯收入1010元。全村共有耕地面积645亩,均为小片坡地,耕作条件差。人均耕地面积0.70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为505亩,烤烟面积为100亩;林地面积3011亩;2008年全村养牛332头,猪517头,羊120只;年产花生7万公斤, 红薯 5万公斤,小麦17万公斤。全村农用机械包括小型拖拉机75台,农用运输车2台。外出务工人员150人,约占总劳动力人数的39%。 (二)基层组织情况 付沟村本届村党支部由党支部书记唐新芳和支部委员唐建、刘孟寿3人组成,党员共有26人。村委会由村委主任唐新芳、村委副主任唐建、会计刘孟寿、妇女主任刘玉苗4人组成。村两委班子健全,配合默契,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村委通过县组织部远程教育终端为党员干部和群众提供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科技知识教育平台,使“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 (三)基础设施情况 在上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本届党支部书记唐新芳的领导下,付沟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与以前比较,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积极主动地向上级相关部门争取建设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使村容村貌有了很大变化。 2007年,付沟村被确定为“嵩县扶贫开发整体推进村”,投资45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村委办公楼建成并投入使用,支部书记办公室、警务室、财务室、计划生育办公室、村委主任办公室、远程教育教室等办公场所得到完善。铺设水泥路3.5公里。新建公共活动场所3处。建成小型超市、卫生室各一个。粉刷墙体6000平方米。上纸路绿化1.4公里。全村新建水窖71个,沼气池103个。2008年,付沟村又建设沼气池18个。2009年2月,经过村两委班子努力争取,付沟村被定为“嵩县沼气建设服务点”。嵩县农业局配备沼气服务车一台,维修工具一套。沼气建设服务体系基本完善。 全村共有小型水库2处,分别位于窑沟组和亚口组。疙瘩组有提灌站1处。 二、付沟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和分析,我认为当前付沟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生产生活条件差 全村909人中居住于公路沿线、交通比较便利的上、中、下三个村民组有346人,仅占38%。其余村民均零星分布在外沟、疙瘩、西岭、里沟、窑沟、亚口、西坡、前岭等8个村民组,山路崎岖,交通不便。 全村200户村民中,砖结构新型住房72户,仅占36%,其余均为土墙瓦房的老住房,墙体出现不同程度剥落。群众整体居住条件很差。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645亩,均为小片坡地,相当一部分分布在山岭上,由崎岖山路通往田间,农用物资入田、农产品运出要靠人力,非常不方便。除了40%地块地势较为平缓的地块可以采用手扶拖拉机耕种外,其余需要用牛耕地,甚至人工松土。村内没有灌溉水源,无法进行农田灌溉,属于典型的靠天吃饭。耕作条件差。 受自然条件限制,村内没有水源,不仅无法进行农田灌溉,人畜饮水也只能依赖地下水。出现旱情时,水井、水窖不能满足生活需要。特别是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出现的特大旱情,对付沟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总之,水源稀缺、交通不便,生产生活条件差,是制约付沟村经济发展的重大因素。 (二)村民整体文化水平和素质偏低 我村大部分农民由于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思想意识差,使他们固步自封,观念陈旧,谨小慎微,守土守家,不敢迈大步的闯,且农民信息不畅,缺乏科学技术,对政策法规、致富技术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低下,这样直接导致他们思想观念难以转变,思想工作难以做通,使他们在发展中困难重重。随着社会的飞速发

文档评论(0)

ds2fds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