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八讲-外部性与市场失灵.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讲-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6)外部性的解决方法:补偿机制设计 利润最大化问题: 这是一个两阶段博弈,我们用子博弈精炼均衡,后退归纳法求解,先求第二阶段解,然后求解第一阶段。 在第二阶段,厂商1选择产量x(t2),这里x是t2的函数,满足一阶条件: (6)外部性的解决方法:补偿机制设计 注意到成本函数cx的凸性,有 ,我们可得: 厂商2会选择y满足: 第一阶段求解:每个厂商选择t1 , t2极大化其利润: 对厂商1: 一阶条件为: 可得 (6)外部性的解决方法:补偿机制设计 对厂商2: 一阶条件为: 可得: 由上面得到的结果有: 从而: 得到社会最优结果。 外部性理论的评论性回顾 在经济学说史上,最早地提出外部性经济思想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A·Marshall),他在其名著《经济学原理》(Principle of Economics)中首先提出了外部性理论的雏形范畴,外部经济与内部经济(A·Marshall,1890、1920)。后其弟子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阿瑟·庇古(Arthur·C·Pigou)首次从福利经济学角度为系统地研究了外部性问题,后来其理论不断发展,外部性问题的研究吸引了众多的学者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考察社会经济生活正的外部性:仅就其定义就有数十种之多,但本质含义不外乎是一方的行为主体的行为后果(成本或收益),中包含有另一方行为主体的非市场交易的行为效应(成本或收益),就可以定义为造成了外部性。这种外部性可以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描绘如下:以UA表示行为主体A的效用函数,以X1A,X2A……XaA表示行为主体A可能支配自己的所有行为因素,以X1B,X2B……XAB表示行为主体B可能支配自己的行为因素,若至少UA=f(X1A,X2A……XaA,X1B)成立,则说行为主体的B的行为给行为主体A的行为产生于外部性。 1、外部性的涵义 案例 摘自《新民晚报》2007年11月1日A12版 2、外部性类型 我们可以得到如表1所示的外部性排列类型。这样,我们可以得到外部性的16种排列组合类型:正的消费活动产生的正的消费外部性Aa,正的消费活动产生负的消费外部性Ba,负的消费活动产生负的消费外部性Bb,正的生产活动产生负的消费外部性Bc,负的生产活动产生负的消费外部性Bd,正的消费活动产生正的生产外部性Ca,负的消费活动产生正的生产外部性Cb,正的生产活动产生正的生产外部性Cc,负的生产活动产生正的生产外部性Cd,正的消费活动产生负的生产外部性Da,负的消费活动产生正的生产外部性Db,正的生产活动产生负的生产外部性Dc,负的生产活动产生负的生产外部性Dd。 Dd Dc Db Da 不利D Cd Cc Cb Ca 有利C 生产者 Bd Bc Bb Ba 不利B Ad Ac Ab Aa 有利A 消费者 不利d 有利c 不利b 有利a 生产者 消费者 发起者 结果排列 承受者 表1 外部性类型排列组合 3、外部性与资源配置效率 只要存在外部性,资源配置就不是有效的,市场均衡也不是有效的(Baumal,1952,1962;Buchanan and Shubblebine,1962;Coase,1960;Meade,1973;Pigou,1932;Stigliti,1986)。 负的外部性的最关键问题,就是带有负效用的物品或劳务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生产者提供该物品的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从而不能使产生外部性者自愿承担这部分成本,所以给他人或社会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害,引致社会生产性资源或消费性资源的配置扭曲。为了清楚地衡量这种给第三者或社会造成的损害,经济学中引用一个外部边际成本的概念,所谓外部边际成本,就是因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产量而给第三者所带来的额外成本,它是生产某一物品或提供某一劳务的社会边际成本的一部分,但它未在该物品或劳务提供的价格中得到反映。借助于这样的概念,我们展开分析,如图1所示: 3、外部性于资源配置效率 图中P、B、C、S、D、MPC、MEC、MSC、MSB、Q分别表示:价格、收益、成本、市场供给、市场需求、私人边际成本、外部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收益、产量。在图1中,需求曲线D与供给曲线S在A点相交,这一点分别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产量为Q,均衡价格为P1,由于完全竞争市场的假定,需求曲线D代表消费者从该商品或劳务的消费中得到的边际效益,同时也是社会边际效益,即D=MSB,供给曲线S代表着生产每一追加单位商品或劳务的供给付出的边际成本,但是,这条曲线代表的边际成本仅是私人边际成本,即S=MPC,而未将其产生的外部边际成本MEC计入,从而也就不表示全部边际成本即社会边际成本MSC,因其私人边际成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