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听觉疲劳及早休息可恢复
“3·3爱耳日”
今年的主题是“减少噪音,保护听力”
噪音越来越成为一种“都市病”,可谓无处不在,如高架路两边,建筑工地里的冲击钻、电梯、配电房、变压器、发电机、冷却塔、压缩机房等,无时无刻不在发出“嗡嗡”的声音。同时,年轻人喜欢戴耳机听音乐,去卡拉OK玩,在嘈杂的地方大声说话……也会损伤着我们的听力。 专家表示,人在噪声环境中久了,会产生听觉疲劳,对声音变得不够敏感,此时如果能够及早发现并离开该环境进行休息,有利于听力恢复。
案例1:工地噪音导致严重失眠
一位30来岁的建筑工地的吊车司机,来就诊时主诉最近老失眠,自我感觉脾气较大,只要有一点点不如意就想发怒。他开的吊车声音并不大,而是工地周围其他机械的噪音对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经过诊断,他是一位典型的低频噪音受害者。
案例2:耳机听摇滚致听力损害
在广州大学城上学的女孩小黄,最近她发现自己一到晚上就出现较厉害的耳鸣,晚上睡不好觉,她有点害怕,以为身体出问题了,到医院来看病。原来她是一位摇滚乐迷,MP4一天不停地在放,上课、吃饭、睡觉都在听,耳机一天要在耳朵里塞七八个小时。 ?后做了一个听力学检查,发现已经存在听力损害了。
低频噪音身体危害更广泛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杨湘宁主任医师介绍,噪音表现为一种环境污染,他平均每个月就要接待5-10位因为噪音影响导致耳鸣、听力受损的病人,噪音除了对听力有损伤,对整个人的身体健康都有伤害。
噪音按频率可分为低、中、高三种类型,低频噪音是指频率在200赫兹(倍频程)以下的声音,20Hz以下的是次声波。越是高频噪音越易引起听力损伤,如电锯、切割机发出的较尖锐声音。而长时间接触低频噪音或次声波则对人体危害更为广泛,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及内分泌系统均有不同程度影响,久而久之对人整个身心都会带来一种无形的损害,导致耳鸣幻听,烦躁易怒、焦虑暴躁、头痛头晕、失眠多梦,神经衰弱等神经官能症,也可导致心慌心悸,血压升高,消化性溃疡,血糖、血脂升高等,甚至有报道导致孕妇和胎儿异常。像案例中的吊车司机就属于低频噪音的受害者。
听觉疲劳及早休息可恢复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主任、广东优生优育协会听力筛查专业委员会主委麦飞介绍,不管是哪一种类型噪音,接触的时间越长,带来的损害越大。用耳机狂听摇滚音乐,或拿着手机打电话,或大声说话……耳朵此时承受的声音已经超过80分贝,“除了特别尖锐的噪声,一般的噪音是人体健康耳朵所能接受的。 但时间一长,就会对听力造成损伤。”
所以,麦飞提出,无论是在公交、地铁,还是闹市街道等公共场所,市民最好减少打电话、听音乐的时间。对于喜欢用耳塞听音乐的年轻人建议用开放式耳塞,音量调至适中即可。此外,还可以购买防护耳罩或棉花,尤其是因职业需要必需接触噪音的人。“戴上这些可以帮助耳朵减少10分贝左右的噪声。”麦飞说,“别小看这关键的10分贝,对听力的影响却很大。”
人在噪声环境中久了,会产生听觉疲劳,对声音变得不够敏感,此时如果能够及早发现并离开该环境进行休息,有利于听力恢复。 杨湘宁提醒,轻度的噪声性听力损伤,可以恢复;而听觉毛细胞(神经细胞)一旦坏死,就会导致永久性的耳聋,这是一种不可逆的伤害,因为目前医学上还没有使听觉细胞再生的方法,只有佩戴助听器或做人工耳窝来挽救部分听力。建议已经有因噪声引起听力减弱、心烦气躁的人及时就诊,让医生来分辨听力损伤的程度和类型,以作相应处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