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doi:10.3969/j.issn.1000—8071.2010.05.020
对 马 铃 薯 氮 素 营 养 管 理 的研 究
佟树坤 胡军祥
(黑龙江省肇州县种子管理站 166400) (空军农业新技术试验培训基地 )
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马铃薯营养管理本着减 澳大利亚 、美国用来指导农业生产。通过植株茎叶测定
少环境污染以获得高产 的原则 ,遵循最佳管理实施 来估计和预测植株营养状况。测定结果可能受取样时
(BMP)的策略,避免因肥料过量使用造成不必要的损 问、取样时天气状况和由胁迫 、生长阶段、病害造成的并
失和浪费。马铃薯需肥量是由其生长量、生长阶段 、天气 不能直接反映植株营养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整个植株的
状况和品种所决定的。而肥料的施用量主要依据土壤的 氮素含量并不一致,随着组织的成熟衰老而发生变化,
供肥能力、肥料的潜在损失和作物的生产潜力 (Dean, 在取植株样时应尽量取同龄叶片和叶柄以保证获取数
2004)。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需求不同。对于马 据的准确性。应依据品种 、生育期长短 、产量和品质 目
铃薯生产来说,合理的营养管理策略是应满足不同生长 标 、测试部位和调查数据进行茎叶营养状况趋势分析。
发育阶段的营养需求。 如果测试数据与以前的测试数据偏离较大,在推荐施用
肥料前应进行样品重新测定。错误的测试结果和估测趋
1 马铃薯生长发育阶段与氮素营养需求 势将导致不合理的肥料管理决策。
马铃薯生长可以分成四个生长阶段 ,如何协调好不 3 马铃薯氮素营养管理
同时期营养供给和氮素营养需求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
影响重大。尽管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都可以形成匍匐茎, 马铃薯需肥量是由其生长量、生长阶段 、天气状况
但早期 (生长阶段 I)形成的匍匐茎多用于形成块茎。 和品种所决定的。而肥料的施用量主要依据土壤的供肥
出苗阶段的营养供应主要来 自于块茎储存的营养 ,尽快 能力 、肥料 的潜在损失和作物 的生产潜力 (Dean,
形成匍匐茎是这一时期营养管理的目标。早期 (生长阶 2004)。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需求不同,合理的氮
段 I、1I)营养管理对于促进发达根系形成和抑制地上 素营养管理策略是应满足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马铃薯的
部茎秆徒长至关重要 ,当根冠比达到一定程度时开始形 氮素营养需求。氮肥施用量、施用时间应与植株养分需
成块茎 ;块茎形成期,在生长发育初期较多的可利用氮 求和土壤供肥状况相协调,氮肥管理不当降低肥料的利
素营养对早熟与晚熟品种块茎形成的影响不同,早熟品 用率,直接导致产量、块茎品质的降低,同时还可能给环
种块茎形成早、膨大迅速,因此需求较多的可利用营养 境带来危害。
(Ojalaeta1.,1999),而晚熟品种如果前期供氮过多将推 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氮素以维持植
迟结薯期,缩短块茎膨大期 ,进而影响产量和品质;大部 株和块茎的生长 ,氮素可以通过土壤残留、土壤矿化、灌
分氮素营养在块茎膨大期被马铃薯吸收利用 ,此时期氮 溉水和追肥进行补充,氮肥吸收量是由品种的潜在产量
素营养供应量应稍超过植株对养分的需求。生育后期追 所决定,植株氮素需要量 /土壤需要补充的氮素量是由
肥 ,提高水肥利用率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延长叶片功 品种的氮素利用效率、生育期的长短所决定。植株生长
能期。对于不同熟期的品种而言,在肥料使用上应避免 发育可利用氮量决定于管理的有效性。实施最佳管理下
过量施用,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 、降低潜在的淋失和因 氮肥吸收利用率为65%左右 (Robertseta1.,2001)。在特
侵蚀造成的流失。 定产量下氮素积累量与土壤类型无关,无论是沉积壤土
还是沙土对特定产量下总积累影响很小。因此 ,尽管施
2 氮素营养诊断与推荐施肥 用时问和施用位置不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广东长大美国科来福道路预防性养护和桥梁无缝伸缩缝系统工艺.pptx VIP
- 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pptx VIP
- 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章程(申请人力资源许可证参考用).pdf VIP
- 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课件.ppt
-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课件(PPT 33页).ppt VIP
- SOC-OCV电池测试报告.docx VIP
- 纯化过滤专题报告之一: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行业报告,纯,现代工业生产中极致的魅力.pdf VIP
-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伦理原则.doc VIP
- 投标项目总体架构及技术解决方案.docx VIP
- 高二奋发+勇攀高峰+课件--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