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3-13 正宫 端正好,滚绣球 旦,末,洁 科 西厢记 (元)王实甫 王实甫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名德信,大都人。他的杂剧代表作有《西厢记》。《西厢记》的曲词华美,并有诗的意境。 曲词、宾白、科介是杂剧的三个构成成分。曲词是元杂剧的主要构成部分,每一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子。 元杂剧每一本戏大都由四折构成,一般还加有“楔子”。每一折戏一般一个人主唱,能主唱的角色是正旦(女主角)或正末(男主角)。 由于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郑光祖代表来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所以他们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元代 关汉卿《窦娥冤》 王实甫《西厢记》 明代 汤显祖《牡丹亭》 清代 洪昇 《长生殿》 孔尚任《桃花扇》 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人生如梦,爱情是梦中之梦;诸色皆空,色欲乃空中之空。可是,若无爱梦萦绕,人生岂不更是赤裸裸的空无?离了朝云暮雨,巫山纵然万古长存,也只是一堆死石头罢了。——周国平 莺莺有哪些具体的心理情感? 悲伤——别离(总是离人泪……) 担忧——羁旅(荒村雨露,野店风霜,无人扶持,最难调护……) 怨恨——拆散(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害怕——再娶(停妻再娶妻……) 在你看来,面对离别,肝肠寸断的她是不是一个只会哭哭啼啼的怨妇形象?为什么? 在你看来,面对离别,肝肠寸断的她是不是一个只会哭哭啼啼的怨妇形象?为什么? 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 【朱权】 一曲【端正好】,诗意浓郁,哀愁绵长,通晓流畅和秀丽华美相互统一,堪称“情景交融”的元曲绝唱: 前五句,一句一景,点染了一幅空阔凄凉的图画:青碧云天,黄花满地,西风凄紧,北雁南飞,霜林染红。以一组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意象,烘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 结尾两句莺莺自问自答。在莺莺心目中,经霜的树林是为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用夸张手法表现了崔莺莺因张生即将远离而无限感伤的心境。 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意境悲凉,委婉深沉、令人感伤。 滚绣球 1、恨归去得疾 2、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3、此恨谁知 【一煞】改写 连绵的青山啊,你为何阻挡我送行的目光?枯槁的树木啊,你为何不为我望穿的秋水打开一条通途?重重烟霭,你遮蔽了这孤单的古路,也掩埋了我微弱的希冀,令我肝肠寸断。那一抹残阳,使弥漫在这古道上的最后一句窃语也烟消云散,只让无情的秋风将这悲凉的马嘶送到我的耳畔。 【滚绣球】一曲,由情及景,用途中的景物为线索来抒发离别的怨恨。柳丝系马、疏林挂斜晖、马慢走车快行、松了金钏减了玉肌等等描写,无不都是由莺莺对张生的依恋惜别之情引发出来的。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这一曲以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和【端正好】中的清晨景象相比,氛围更加萧瑟凄凉。 这支曲子以景衬情,化情入景,情景交融,生动展现了莺莺离愁渐远渐无穷的心境。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 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长亭送别》最后一句“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李后主《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江城子》中“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作比较分析。 运用夸张手法,化虚为实。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物象,饶有新意,各具特色。李煜将愁变成了水,秦观又将愁变成随水而流的东西,李清照又将愁搬上了船,王实甫则把愁装在了车上。都很自然贴切,不着痕迹,且意境完整。 * 西 厢 记 * 西 厢 记 * 西 厢 记 * 西 厢 记 * 西 厢 记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谂知(niàn) 暮霭(ǎi) 胸臆(yì) B.泠泠(líng) 金钏(chuān) 筵席(yàn) C.赓续(gēng)玉醅(pèi) 揾做(wèn) D.萧瑟(sè) 憔悴(cuì) 顷刻(qǐng) 预习检测1 3.下列划线字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余荫(yìn) 笑魇(yè) 挣揣(ch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