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上册第十章吸光光度法(华师、东北师大、陕师、北师版).ppt

分析化学上册第十章吸光光度法(华师、东北师大、陕师、北师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析化学上册第十章吸光光度法(华师、东北师大、陕师、北师版)

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 1、化学分析:常量组分(1%), Er =0.1%~0.2% 依据化学反应, 使用玻璃仪器 §10.1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和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一、单色光、复合光、光的互补 1、物质颜色和吸收光之间的关系(p312) 2、光的基本性质: 波粒二象性 3、电磁波谱:电磁辐射按波长顺序排列 4、物质对光的选择吸收 三、朗伯-比尔定律 1、 比例常数K 2、吸光度A、透射比T与浓度c的关系 3、吸光度与光程的关系 A = ?bc 4、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 A = ?bc 四、吸光光度法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依据 1、定性分析的依据(p317图10-3) 对同一物质,浓度不同时,同一波长下的吸光度A不同。浓度越大,吸光度越大,但其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置和吸收光谱的形状不变。因此,对于不同物质,由于它们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具有选择性,他们的l max的位置和吸收光谱的形状互不相同,可以据此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在实验中是通过吸收光谱曲线来判断。 吸收光谱曲线( A-? 曲线) 2、定量分析的依据 根据光吸收定律:吸光度与吸光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对于同一物质,在一定的波长下,随着浓度的增加,吸光度A也相应增大,而且由于在 l max处吸光度A最大,在此波长下A随浓度的增大最为明显。据此就可以对物质进行定量分析。在实验中是通过标准曲线(A-C曲线)来获得。 标准曲线(A-C曲线)的制作 标准曲线 3、小结: §10.2 吸光光度法的方法与仪器简介 目视比色法示例 2 、分光光度计的组成 (2)、单色器:将光源发出的连续光谱分解为单色光 棱镜? 光栅 1000 条/mm (3)、比色皿 (吸收池):用于盛待测及参比溶液 (4)检测器 光电管 光电倍增管 (5) 检流计(指示器) 低档仪器:刻度显示 中高档仪器:数字显示,自动扫描记录 4、分光光度计类型:(1)单波长单光束分光光度计 (2)单波长双光束分光光度计 1、显色反应的要求: a. 选择性好 b. 灵敏度高 (ε104) c. 产物的化学组成稳定 d. 化学性质稳定 e. 反应和产物有明显的颜色差别 (?l60nm) 3、显色剂 有机显色剂 有机显色剂 4、多元络合物 * 离子缔合物 金属离子先与络合剂生成络阴离子或络阳离子,再与带反电荷的离子生成离子缔合物。主要用于萃取光度法。 如,Ag+与1,10-邻二氮菲形成阳离子,再与溴邻苯三酚红的阴离子形成深蓝色的离子缔合物。用F-、H2O2、EDTA作掩蔽剂,可测定微量Ag+。 作为离子缔合物的阳离子,有碱性染料、1,10-邻二氮菲及其衍生物、安替比林及其衍生物、氯化四苯砷(或磷、锑)等;作为阴离子,有X-,SCN-,ClO4-,无机杂多酸和某些酸性染料等。 * 金属离子-络合剂-表面活性剂体系:金属离子与显色剂反应时,加入某些表面活性剂,可以形成胶束化合物,它们的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红移),而测定的灵敏度显著提高。目前,常用于这类反应的表面活性剂有溴化十六烷基吡啶、氯化十四烷基二甲基苄胺、氯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 、溴化羟基十二烷基三甲基铵、OP乳化剂。例如,稀土元素、二甲酚橙及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反应,生成三元络合物,在pH 8~9时呈蓝紫色,用于痕量稀土元素总量的测定。 * 杂多酸 溶液在酸性的条件下,过量的钼酸盐与磷酸盐、硅酸盐、砷酸盐等含氧的阴离子作用生成杂多酸,作为吸光光度法测定相应的磷、硅、砷等元素的基础。杂多酸法需要还原反应的酸度范围较窄,必须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很多还原剂都可应用于杂多酸法中。氯化亚锡及某些有机还原剂,例1-氨基-2-萘酚-4-磺酸加亚硫酸盐和氢醌常用于磷的测定。硫酸肼在煮沸溶液中作砷钼酸盐和磷钼酸盐的还原剂。抗坏血酸也是较好的还原剂。 三、影响显色条件的因素 2. 显色剂的用量 3. 显色反应时间 有些显色反应瞬间完成,溶液颜色很快达到稳定状态,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不变;有些显色反应虽能迅速完成,但有色络合物的颜色很快开始褪色;有些显色反应进行缓慢,溶液颜色需经一段时间后才稳定。制作吸光度-时间曲线确定适宜时间。 4. 显色反应温度 显色反应大多在室温下进行。但是,有些显色反应必需加热至一定温度完成。 5. 溶剂 有机溶剂降低有色化合物的解离度,提高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如在Fe(SCN)3的溶液中加入丙酮颜色加深。还可能提高显色反应的速率,影响有色络合物的溶解度和组成等。 6. 干扰及其消除方法 干扰的消除方法(P325-326) §10.4 吸光光度法分析及误差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