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儿心电图阅读 基础概念 心脏传导系统 心电图生成原理 动作电位的生成 动作电位与心电图关系 心电向量 标准肢体导联 肢体导联六轴系统 胸导联 平均心电轴测量 心电图在临床的应用价值 普通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运动心电图His束电图食管导联心电图人工心脏起搏心电图正交心电图 小儿心电图的特点 心电图的测量 心电图的测量 心率的测量 正常心电图 心电图的阅读与报告 心脏房室增大 右心房增大 左心室增大 左心室肥厚 右心室肥厚 右心室扩大、肥厚 左心房扩大、右心室肥厚 窦性心动过缓及不齐 2M, 窦速、低电压 窦房结游走节律 房早 频发室性期收缩形成二联律 频发性多形性室性期前收缩 频发性房性期前收缩有时形成三联律 频发性房性期前收缩心室差异性传导 频发性多源性房性期前收缩 频发性交界区期前收缩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左前分支阻滞并左心室肥厚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I度房室传导阻滞 Ⅱ 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 Ⅱ房室传导阻滞、陈旧性前壁心肌梗塞 Ⅱ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 Ⅱ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 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房纤颤 紊乱性房性心律 心房扑动2:1房室传导 心房扑动2:1—6:1房室传导 窦性心动过缓、心室扑动、心室颤动 心室扑动 预激综合征(A型) 预激综合征(B型) L-G-L综合征 高血钙 低血钙 电解质紊乱—低血钾 电解质紊乱—高血钾 Q-T 综合症 洋地黄作用 * 复旦大学儿科医院 田 宏 心电图(echocardiography, ECG) 心脏自动有规律的放出脉冲电流,当心脏受刺激搏动时, 就如同电池放电,在电解质中产生电流.从而形成一个心电场。将测量电极放置在人体表面的一定部位记录出来的心脏电变化曲线,就是目前临床上常规记录的心电图。 心脏细胞的组成 起搏点细胞: 最高起搏点(窦房结) 次级起搏点(心房、房室交界区 及心室内) 特化的传导系统:(见图) 心肌细胞:心房肌、心室肌 心脏的传导路径 一定的顺序 传导速度相对恒定 0.03s 0.07-0.10s 心脏传导系统 心脏的血供及神经调节 血供——左右冠状动脉 神经支配——心交感神经(促进神经) 心副交感神经(抑制神经) 心肌细胞除级与复极时电偶的形成 静息时(极化状态) 除极过程(开始除极) 除极状态 复极过程 复极状态 静息膜电位的产生 1.细胞内外离子浓度不同 2.心肌细胞膜对K+有选择性 3.Na-K 泵的作用 细 胞 内 K+(100-150) Na+(5-10) Cl-(17) 大分子蛋白质(-) 细 胞 外 K+(5) Na+(140-150) Cl-(103) 其他阴离子(-) 细胞内 细胞外 细 胞 2K+ 3Na+ 动作电位与离子通道 心电向量(vector) 心肌细胞除极与复极过程中产生具有一定的方向和大小及极性的电力(电偶) ,可用向量来表示,心电向量。 心电综合向量(rusultant vector) 标准导联 I+III=II 加压肢体导联 aVL +aVL +aVR=0 电轴的正常值在 -30~+90度, -30~ -90度电轴左偏(背道而驰) +90~+180电轴右偏(争峰相对) -90~+180度电轴不确定 V1 :Fourth intercostal space ,right sternal border V2: Fourth intercostal space, left sternal border V3: Equidistant between V2 and V4 V4: Fifth intercostal space ,left midclavicular line. All subsequent leads (v5-v9 )are taken in the same horizontal plane as v4. V5: Anterior axillary line. 目测法:(I +III=II, aVL +aVL +aVR=0 ) 当 I=0: +II=+III 平均心电轴=+90 -II=-III 平均心电轴= -90 当 II=0: -I=+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