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永恒的精神
必修3 第三单元 第七课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一、自主探究思考题
1、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的关系是怎样的?
2.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表现在哪些方面?(或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3.中华民族为什么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更坚?
4.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核心是什么?它包括哪几个方面?
5.为什么要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你准备如何做?
6.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7.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二、合作探究
1、学案P61—62探究活动一
思考:(1)你认为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体现了什么精神?它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是怎样的?
(2)为什么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2、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回答。
材料一 针对日本政府演出的“购岛”闹剧,把钓鱼岛国有化的事件,中国政府表明了严正立场,坚决捍卫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中国各地的民众也自发的走上街头,举行抗日游行示威,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愤怒。
材料二 历史上土尔扈特蒙古族在远离故土140多年后,历尽艰辛,长途跋涉,谱写了一部震惊中外的回归祖国的悲壮史诗。
材料三 “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国。中国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和友好,以礼待人并希望得到回报。假如中国人愿意的话,他们的国家是最强大的国家。但他们希望的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
----英国哲学家罗素
材料四 中国历史上的名言典故
(1)“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2)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6)“夸父逐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
思考回答:(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上述材料分别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哪些内容?
3、列举表达爱国情感的名言警句和行为。回答:
为什么要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你准备如何做?
三、点拨释疑
1、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的关系
(1)(2)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根,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2、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是说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性。
3、注意区分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四个方面。
(1)团结统一是指整体意识在全民族得到普遍的认同和升华,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体现。表现在中华民族内部关系互助合作,同心同德。
(2)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品格。是指中华民族在同其他民族交往中的表现。
(3)勤劳勇敢是指中华民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优良品格。它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自强不息反映了中华民族永无止境的创业追求、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是指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
4、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在联系
5、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6、判断:
(1)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中。
(2)爱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3)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7、关于爱国主义的诗词格言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2)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4)——周恩来
(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明·顾炎武
(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四、走近高考 感悟高考
1、(2011福建) “双百人物”(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用自己的言,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让我们在感动中实现精神的升华。他们的身上折射出,在当代中国:
A.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B.核心价值博大精深,人人践行
C.中华美德治国化民,指引方向 D.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力量
2、(2010江苏)为了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了“双百”人物的评选活动。之所以要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因为爱国主义是: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③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④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07海南)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