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呼吸系统机能改变 发热时,高温血液和酸性代谢产物 呼吸中枢 呼吸加深加快,有利于散热和O2的吸入。但过度通气,CO2排出过多,引起呼吸性碱中毒。 持续高热 大脑皮层和呼吸中枢机能障碍,被抑制 呼吸浅表或不规则。 (四)消化系统机能改变 发热时,由于交感神经兴奋 消化液、唾液↓,胃肠蠕动↓ 消化、吸收障碍 肠内容物滞留 发表酵腐 败 臌胀或便秘 有毒产物↑ 被吸收 患病动物口干, 有舌苔 酸中毒 刺激胃黏膜 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五)泌尿系统机能改变 发热时,患病动物尿量减少,尿色加深,比重增加。尿量与尿比重的变化可能与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以至肾运曲小管特别是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强有关。 持续高热 肾小管上皮细胞营养不良 颗粒变性 尿液中出现蛋白管型 退热时,尿量可逐渐增加,尿比重可回降。 (六)网状内皮系统机能变化 网状内皮系统机能↑,吞噬作用↑,抗体形成↑,补体活性↑,肝屏障机能↑、解毒机能↑。 三、影响发热的主要因素 1、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年龄——老年动物的发热反应较不明显,而幼年动物对致热刺激十分敏感。可能与幼年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发育程度较低,老年动物反应迟钝有关。 2、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状态 垂体、甲状腺、肾上腺功能低下的动物,发热反应常常较轻。说明内泌系统机能状态对发热有一定影响。 3、营养状况 饥饿、营养不良的动物发热反应不明显。 4、其他疾病 患有重病或已有高热者,如再受致热刺激时,发热反应不明显,或体温不再升高。 5、致热因子的性质 致热因子的性质对发热反应的程度和经过的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在不同传染病时呈现不同的体温曲线。 第六节 发热生物学意义及处理原则? 一、生物学意义 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所获得的一种抗损伤为主的防御性适应性反应。能抑制病原微生物的活性,抗传染,能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机能,增强肝脏的解毒机能,同时是诊断疾病的依据。 二、处理原则1、不宜盲目退热,热型帮助诊断疾病2、补充营养物质,防止酸中毒3、防止虚脱,保护心脏机能4、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5、及早治疗原发病6、防止高热持续不退,要早解热7、搞好解热措施 药物解热 物理降温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第十章 发 热教学目的明确发热等概念,熟悉发热的原因和机制,掌握发热对机体的影响和发热的生物学意义。教学时间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1、发热等的基本概念;2、发热的原因——发热激活物,内生性致热原;3、发热机制,发热经过;4、发热时机体的变化;5、发热的生物学意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发 热 概 述一、概念 发热(fever)是机体在内生性致热原( EP )的刺激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调节性体温升高,当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0.5℃时,为发热。1、体温调节1)产热与调节 热能来源——物质代谢产生(产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