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水体古盐度的测定 主要有硼含量法、微量元素比值法、沉积磷酸盐法、自生铁矿物法等等。 (1)硼含量方法 硼含量与岩石中的伊利石有关,并反映古水介质的古盐度。一般认为,正常海水中B的含量大于300-400ppm,淡水环境中小于100ppm;半咸水环境100-200ppm,超过400ppm为超咸水。 1、元素地球化学在沉积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第五节 沉积地球化学标志 1)水体古盐度的测定 (2)微量元素比值法 1、元素地球化学在沉积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B/Ga:海水>7;近岸5-6;半咸水1.5-4;淡水<1.5; Sr/Ba:海水>1;淡水<1 Sr/Ca : 海相 高;陆相 低 Th/U :< 2 海相; > 2 陆相; Mn/Fe:海相 高;陆相 低 Rb/K、V/Ni、Mg/Ca、Mg/Ca Fe黄铁矿/C有机:海相0.5-0.8;陆相0.03-0.06 煤层的全硫(St.d)及各种形态硫(包括黄铁矿硫Sp.d、硫酸盐硫Ss.d和有机硫So.d)的含量可以区分煤层的形成环境,全硫含量对水体的水介质条件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第五节 沉积地球化学标志 1)水体古盐度的测定 (3)沉积磷酸盐法 1、元素地球化学在沉积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第五节 沉积地球化学标志 2)氧化还原条件的标志 判断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主要是根据同生矿物组合,如对介质Eh值高低反映灵敏的铁、锰矿物组合。 铁在海盆中沉积具有明显的规律性,随着pH值的增大,Eh值的降低,铁矿物呈不同的相依次分布,铁的化合价态也相应变化,因而可用来反映环境的地球化学相。 1、元素地球化学在沉积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第五节 沉积地球化学标志 3)离岸距离(古水深)标志 近些年对现代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发现,元素的聚集和分散与水盆地深度也有一定的关系。这一性质主要是元素在沉积作用中所发生的机械分异作用、化学分异作用和生物、生物化学分异作用的结果。 4)源区分析 母岩岩性基本决定了风化产物的元素组成。所以母岩成分还是能在某些特征元素含量的变化上体现出来。 1、元素地球化学在沉积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第五节 沉积地球化学标志 1)古盐度测定 δ13C 和δ14C 、δ16O和δ18O Keith和Weber(1964)根据504个灰岩和化石样品的分析。一般认为,海相灰岩δ13C平均值为-5‰~±5‰,δ18O平均值为-10‰~±-2‰。 Keith和Weber(1964)提出的区分侏罗纪以来的海相灰岩和淡水灰岩的公式: Z=2.048×(δ13C+50)+0.498(δ18O+50) Z>120为海相灰岩,Z<120时为淡水灰岩 2、稳定同位素在沉积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第五节 沉积地球化学标志 2、稳定同位素在沉积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2)古温度测定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不断地研究碳酸盐和海水之间的氧同位素的分馏作用,利用海水沉积碳酸盐和海水之间氧同位素的分馏作用解释古温度。 碳酸盐岩的δ18O随水温增高而降低。Craig (1965)提出了计算古水体温度的经验公式: T(℃)=16.9-4.2(δc-δw)+0.13(δc-δw )2 δc:25℃时碳酸盐与100%磷酸盐反应时产生的CO2的δ18O值 δw:25℃时所测试的CaCO3样品形成时与海水平衡的CO2的δ18O值 第五节 沉积地球化学标志 (三)古气候分析 δ18O /δ16O比值淡水低、海水高、随温度降低而降低。 温带淡水中比值比海水中低7 ‰ 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淡水中比值低30‰ (四)硫同位素与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分析 (五)硫、锶同位素与沉积环境分析 2、稳定同位素在沉积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第五节 沉积地球化学标志 地球物理学标志常用的有沉积序列和沉积相相的测井响应、地震响应,根据测井曲线和地震反射资料解析出其中的基本相标志,进而鉴别沉积相类型。 沉积相的测井响应:自然电位、自然伽玛、视电阻率、声速、中子、密度、井径等。反映岩性组合、沉积序列。 沉积相地震响应:地震反射剖面。反映地质体的空间连续性、叠置关系、进而反映沉积相类型。 第六节 地球物理学标志 潮道-潮坪沉积组合 潮道沉积概率累积粒度曲线 雀儿沟剖面,太原组 潮道沉积组合测井曲线特征 伊16井,羊虎沟组 第六节 地球物理学标志 第六节 地球物理学标志 辫状河流沉积体系的测井响应、概率粒度曲线特征 河流沉积体系——辫状河 第六节 地球物理学标志 河流沉积体系——曲流河 曲流河沉积序列的测井曲线特征 伊3井,山西组顶部 曲流砂坝概率累积曲线 布1井,上石盒子组下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 T 27875-2011_港口重大件装卸作业技术要求_高清版_可检索.pdf
- 商品混凝土采购组织供应、运输、售后服务方案.docx VIP
- 大豆籽粒贮藏蛋白7S和11S组分的QTL定位.pdf
- YOLOv5(PyTorch)目标检测:原理与源码解析课件PPT模板.pptx VIP
- 辛弃疾《西江月》通用课件(页).pptx VIP
- 工程技术液压工程师岗面试题库参考答案和答题要点.docx VIP
- TCFLP 0026-2020-散装液体化学品罐式车辆装卸安全作业规范.pdf VIP
- 2025年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试卷及答案.pdf VIP
- 疾控中心培训课件:《公安系统职业性相关传染病防治知识及职业暴露预防》.pptx VIP
- MSA测量系统分析自动表格.pdf VIP
文档评论(0)